不會告訴羅大佑所謂的“軍械員”就是自己。自己那點貨,在羅大佑這樣的大拿級人物面前是絕對不夠看的。萬一他跟自己討論起槍械試驗啊理論的這些呢……
“唉,可惜咱們的工藝水平和配件跟不上,否則我一定能改裝出更出色的槍械來。”羅大佑感嘆道。
此時,李路忽然動了別的心思。從羅大佑的隻言片語中,他覺得這個二級軍士長絕不是絕不是軍械員那麼簡單,反而更像是槍械設計師和軍械技工的綜合體。
軍工廠的工藝製造水平不行,不代表其他地方不行。上回老媽張慧芬來電說,紅色動力汽車製造公司已經形成了初期的研發製造能力。旗下的機械製造部在接收了從美帝那邊過來的精密機床後,張慧芬從國企挖角了一批有經驗的技工,製造水平直接就超過了大部分國營製造廠。
沒錯,李路是動了把羅大佑挖到紅色動力的念頭。紅色動力是李路計劃中的軍工集團的雛形,現在最緊缺的就是人才。與其把這樣一個人才放在這裡埋沒掉,還不如拿過去為提高國家的機械製造能力出份力。
李路可沒時間去等國營兵工廠生產出適合部隊使用的武器裝備,那樣的話追趕美帝的理想就徹底變成了空想。
輕武器試驗部這個地方對於羅大佑來說,還是顯得平臺小了點。相信紅色動力會是一個足夠大的平臺。
暫時把這個念頭放在來,李路指了指重機槍,問道:“羅班長,這挺大傢伙完成了最後試驗了嗎?”
羅大佑微微點點頭,“基本上透過了試驗,只是還有一些小毛病需要反饋到廠商,進行進一步的完善。總體來說,這是一款非常優秀的重機槍。”
李路轉向陳科長,笑著說道:“陳科長,能不能幫我聯絡一下廠商,我們101願意給他們當試驗田。”
“當然沒問題,等會我就給他們打電話。不過你要打報告申請才行。”
陳科長哪裡會不答應,就算李路不提這個要求,武器最終也會小批次裝備到部隊進行試用,李路現在提出來,只不過時間提前了一點罷了。重要的是,這款重機槍的表現很好,可以放心地試用。
李路點點頭,“那是當然的,程式總是不能少的。”
羅大佑看了看時間,指著不遠處的一張桌子,說道:“時間不早了,過去驗收剩下的兵器吧。”
陳科長忙點點頭,引著李路跟在羅大佑後面走過去。別看他是少校正營職科長,在羅大佑面前卻是半點幹部架子都端不起來。誰不知道羅大佑是輕武器試驗部的頭號大拿,部長都得客客氣氣地喊聲老羅的。
蘇長城走在李路的身邊稍後的位置,看清楚了桌子上擺放的兵器後,他下意識地說道:“冷兵器?”
可不嘛,這一張長桌子上放著的,全是冷兵器。
羅大佑回頭喊了句:“竹竿,給他們介紹介紹這些傢伙。”
“是!”
他身後走出來個高高瘦瘦的中士,臉上沒有半點表情。這傢伙跟剛才的小胖形成強烈的視覺發差,前者面無表情,後者笑眯眯。
竹竿中士指著兵器一件件地說道:“行動式弩弓,全木質結構,有效射程五十米,優點是發射時幾乎無聲,初速極快。單兵大威力弩弓,半鋼結構,有效射程一百米,最大殺傷距離三百米,優點是威力大,同時具有弩弓的一切優點。三稜鋼刺,改進了血槽,增大了瞬間的放血量,適當縮短了長度,更加便於攜帶。其最大的優點是韌性十足,不易折斷。”
李路拿起了一把三稜鋼刺,雙手稍稍用力,在輕武器試驗部的人目瞪口呆之下,把三稜鋼刺生生掰成了個近九十度的彎度,鋼刺居然沒有斷!
李路驚訝於鋼刺的韌性,輕武器試驗部的人則驚訝於他駭人的臂力。他們可是最清楚鋼刺的引數的,在做韌性測試的時候,他們是用機械來完成的。然後這位年紀輕輕的上尉大隊長,居然依靠一人之力生生完成了機械才能完成的動作。
能夠以這樣的年紀當上正團級單位的一把手,果然不是等閒之輩!
放下鋼刺,李路朝羅大佑豎起了大拇指。這個動作在101大隊的幹部骨幹看來,已經很了不得了——大隊長啥時候這樣贊過別人。
羅大佑臉色微微一僵,頗不好意思對說道:“這也是你們提供的圖紙,我們做的工作其實不多。”
他心裡是很不舒服的,堂堂輕武器試驗部卻要在一個不知名的團級部隊下面的軍械員提供的圖紙引數上進行製造,這臉是不知道往哪擱了。想起當時聽說委託單位送來了圖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