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展開佔領行動,短短一天時間,就把各個重要軍事基地、機場以及戰備倉庫控制了起來。
讓人大為驚訝的是,在叛軍的行動中,極少有發生交火事件,很多部隊選擇了投降歸順。
遠東軍區是前蘇聯部署兵力最多的軍區之一,是對抗西方的橋頭堡,這裡面兵力雄厚武器裝備精良,而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改變了顏色,連李路都有些吃驚。
他驚訝於佐亞尼夫一夥人的手段,更驚訝於遠東軍區的現狀。他不由地想起索夫曾經在報告中提到的一句話:……只要為他們提供充足的軍費。
或許正是這個原因,促使莫斯科在極短的時間內,就下達了戰爭動員令。李路召開會議的當天,根據鐵路沿線的情報點以及偵察衛星拍攝到的照片顯示,俄軍的先頭部隊,已經到達了烏蘭烏德。
烏蘭烏德過了就是赤塔,再往東,就是阿穆爾。
最新的情報顯示,莫斯科正在從各地抽調空軍力量,向東邊集結。但是,剛剛從蘇軍變成俄軍的軍隊,所有的以前的現在的毛病,全都同時迸發了出來。地面部隊還好,槍能用炮能打,便拉將出去。破點舊點沒關係,只要還能用。
而空軍這種高技術兵種,那些精貴的戰機在失去了必要維護的情況下,能夠執行作戰任務的,那得挑,得全面檢查。再加上人事方面的動盪,就造成了空軍的動作比地面上爬行的陸軍部隊更慢。
李路看到了俄軍的外強中乾,更清楚他們的後勤保障已經退化到什麼程度。不過他還是不敢掉以輕心,確切地說,他多次密電索夫,要做好最壞的心裡準備。
對於李路來說,不,應該是對於華夏來說,越過邊境直接對上俄軍是下下策。事實上巔峰會議中,所作出的決策是禁止部隊越過邊境線行動。改革派和保守派在這個問題上,最終的妥協結果是,能夠接受在靠近遠東鐵路交匯處的邊境地區採取軍事演習的方式,不著痕跡地表明華夏的真正態度。
表面上,華夏不希望看到遠東燃起戰火,實際上,華夏對於遠東的獨立是樂見其成。改革派也好保守派也好,都不願意看到一個強大的北方鄰居。
遠交近攻,說的不正是這麼個道理嗎?
高寒滾雷演練是有兩套方案的,事態在預想之中,那就是好端端的一次實兵實彈演練,事態惡化了,那便是一次實兵實彈的武裝行動。
參加演練的部隊主官都清楚,真正的核心在於b方案,一旦俄軍越過了交匯點,那麼,他們就不能坐著看大戲了。
鐵路交匯點是總部機關參謀團隊研究分析了大量的情報資訊資料得出來的一個點。對於俄軍來說,這是一個敏感的g點,如果他們能夠佔據這裡,那麼便獲得了多條通往遠東各地區的交通線,他們的兵力可以快速地展開。反之,如果他們未能佔據這裡,就只能依靠遠東鐵路,以該鐵路為中軸線進行行動,活動空間受到限制。
在李路看來,俄軍和叛軍在交匯點以西怎麼打他不管,即便俄軍把該區域的叛軍全都殲滅,他也不會多看上哪怕一眼。
如果越過了鐵路交匯點,他就不能接受了。因為這要影響到他的遠東計劃——他看重的是鐵路交匯點以東的這片廣闊的區域,這裡有遠東最多的人口,遠東最好的基礎設施以及工廠。
阿穆爾州,最好是變成俄國與波力、西亞三國割據佔據的敏感地區。有一個火藥桶的存在,既可以保證遠東獨立之後,俄軍難以從軍事上面統一祖國,也可以為華夏介入該地區的事務提供最充分的理由。
到這裡,李路的行動目的就清晰了,絕對要守住鐵路交匯處這個底線。
s區,斯科沃羅季諾,這個有些拗口的名稱,就是鐵路交匯處西南約20公里的小城市,一個比尼布楚還要小上一點的小城市,人口只有一萬三千人左右。
李路示意參謀放上第三張圖片,又是一張航空偵察拍攝的照片。
他轉過身,示意一下陸勇,“m區是核心區域,在m區以西,是前沿區域,就是這個s區。我介紹一下s區的情況,然後請第101特種作戰大隊大隊長陸勇上校為大家介紹詳細的偵察情況。”
他頓了頓,“這裡補充一句。高寒滾雷行動所有部隊編為一個合成戰鬥群,部隊番號為第1合成戰鬥群。我擔任司令員,陸勇上校擔任參謀長。戰鬥群的具體編成諸位都知道,我就不多說了。餘明家中校是步兵戰鬥群指揮官,周翼中校是突擊戰鬥群指揮官,陸勇上校兼任特戰戰鬥群指揮官。”
他緩了口氣,繼續說道:“s區的主體是斯科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