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的遠東地區,則會把來自北方的危險削減到最低。”
“二十一世紀的世界是海洋的世界,在多次呈上的報告中,我反覆提到一個問題。軍隊的重心,在未來將要由北向南移動,軍隊建設資源將要向海軍傾斜。在這種情況下,新的遠東格局將會是一個最好的選擇。從戰術層面來說,失去遠東,莫斯科便失去了最便捷的進出太平洋的港口,從而失去了在東亞地區的話語權,進而慢慢喪失其在國際社會的地位。這顯然對我們的西北地區的邊境穩定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總得來說,蘇聯解體,葉利欽自廢武功,意味著,莫斯科應該退出世界的權力中心了。它的未來,充其量只能是一個地區大國,甚至強國都稱不上。割裂的遠東,獨立的車臣,甚至極有可能東擴的北約,都將極大地壓縮他的生存空間。如果未來的某日,他最重要的鄰居曾經的兄弟烏克蘭發生民主政變,甚至加入北約……”
李路沒有繼續在這個話題上說下去,頓了一下,看著大佬們都紛紛陷入了沉思,他話鋒轉移,說道:“二十一世紀是與俄羅斯無關的……說到咱們和莫斯科的關係,不得不提到外蒙。外**立本身就是斯大林在雅爾塔會議上,強行透過的決議,當時的國民政府簽下了這條喪權辱國的條約,分割了領土。隨即,蘇軍在外蒙大規模駐軍。遠東軍區的第39集團軍直到現在都依然駐紮在烏蘭巴托。可以這樣認為,外蒙一直被蘇聯視為戰略性的攻擊出發陣地。”
“外蒙……”李路忽然放慢了語速,語氣變得有些沉重,“我個人認為,當年放棄外蒙的主權,是極大的戰略錯誤。”
感覺到眾大佬的目光都盯在自己的臉上,李路調整了一下情緒,往下說道:“從經濟發展層面來講,外蒙遠非大多數人印象中的是一塊巨大的不毛之地。前蘇聯的多次勘探活動得出的結論是,那裡蘊含著極大的礦藏以及油氣田資源。尤其是銅、金、鋁、煤、鈦等金屬礦產,儲量和質量是世界一流的。就拿煤礦來說,外蒙有著極少的可以露天開採的煤礦,未來將會成為世界資源的處女地之一。”
“二十一世紀是海洋的世紀,是圍繞著資源爭奪的世紀。隨著我們經濟的高速發展,所需的資源會越來越多。消耗的資源和經濟的發展速度是成正比的,我們飛躍式地發展,資源地飛躍式地減少。從這個角度看,我們需要控制更多的資源,無論內外。”
“再從戰略格局上考慮,我們重新擁有蒙古,將是我們不僅可以獲得一個巨大的為子孫後代牟利的資源寶地,更是使得我們獲得一個北疆以北的前哨陣地,並且能夠把防禦陣地推到西伯利亞!”
轉到了軍事角度,李路的語氣變得堅決和斬釘截鐵起來,鐵血的意味側漏。他指著地圖,“這意味著,莫斯科任何時候想要對遠東地區做任何的動作,都需要看我們的臉色。再一次,各位首長請看,假若,遠東順利獨立了,那麼,他們和俄羅斯的交接的地方必定是位於赤塔州,也就是在外蒙以北邊境附近。那麼,不管是往西的俄羅斯,還是往東的遠東地區,這些地區的事務,我們都擁有了無以倫比的插手條件。而且,在這裡,我們可以對獨立後的遠東形成鉗形態勢,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確保我們在遠東地區影響力的長期存在。”
他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大圈,框住了東亞,“美日韓三國,因為意識形態的關係,他們勢必不願意看到我們的偉大復興,勢必會在過程中新增阻礙。而東亞乃至整個亞洲,都會成為他們下手的地區。我獲得了一份關於白宮內部的戰略會議的情報,不遠的未來,美帝將會把戰略中心從歐洲轉移到亞洲。其實,蘇聯的集體以及華約的消失,歐洲已經失去了最主要的對手,美帝能夠騰出更多的經歷放在亞洲上。從五角大樓準備把大西洋艦隊的一個航母戰鬥群劃歸太平洋艦隊可以看出,他們正在做這個工作。這意味著,我們將會遭遇比現在要大得多的軍事壓力。”
“為了圍堵我們,美帝一定會在我周邊尋求盟友。蘇聯解體,俄羅斯對外蒙的影響力會下降到一個最低點,於是,外蒙便會成為一個政治勢力的真空地區。如果我們不動手,美帝勢必會把手伸進來。屆時,我們面臨的將會是形勢更加負責的北方更大周邊地區。”
“這,就與我們默許甚至助力遠東獨立的目的相背離了。”
緩和了一口氣,李路總結說道,“因為紅色計劃,實際上我們和莫斯科已經回不到從前的關係了,他們也不再是也不可能會成為我們的階級兄弟。即便因為新一輪的東西方對抗等形式,俄羅斯會迫於形勢不得不和我們站在統一戰線,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