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有記載以來,還沒有過成功逃離暗物質星雲的案例。好在大家對飛船的效能有所信心,所以,暫時還是沉著應對。
而且,一直以來因著小心應對的策略,防護罩都是開到最大,所以,除了巨量的能量消耗外,暫時不用太大擔心,興許,下一刻就會走出這片該死的暗物質星空了。飛船小心翼翼的前進著,不敢放出任何探測工具,只因為那些探測工具沒有大的防護能力,放出去只有湮滅的份。當然也不能束手待斃,放出大量的能量炸彈,藉以爆炸的能量製造出正反物質風暴來,雖然有危險,卻是不是辦法的辦法。
隨著時間的流逝,寂寞與黑暗慢慢蠶食船員們的意志,雖然並不能輕易的擊垮大家,但是消沉與疲憊卻是免不了的。同時冀望於正反物質大面積的空間風暴來,那是大家逃脫進入正常星空的希望。
經過在暗物質星雲里長時間的航行,大家也漸漸有了些經驗。在暗物質星雲裡,雖然無法看見,卻有力場。雖然暗物質星雲無論外在還是內部也在運動,但是相對天體來說,飛船還是太小,避開就是了。所以,在那些暗物質星體的間隙中,飛船努力尋找能夠生存的空間。也好在飛船的效能先進,能探測出隱藏的力場。相對而言,飛船上的人們除了緊繃的大腦,疲憊的心神,還沒有出什麼大的問題。
為了節約能源,減輕負重,也為了冀望引發暗物質星雲的正反物質風暴來。萊茵艦長不得一批批的拋下不太重要的礦物。進入星雲三十年後,萊茵伯爵將人員分為三班,兩班進入休眠狀態,一班值班駕駛飛船。這樣,一方面可以節約資源,在這無法得到任何給養的地方,哪怕是食物都是需要珍惜的,另一方面,休眠後可以稍微修復些許船員們的心神。更重要的是,有很多船員在這惡劣環境中,身體每況愈下,休眠等於身體的停頓,是可以間接的延長壽命的。
萊茵伯爵有種預感,似乎他們就此被困時間可能會很長很長。這個時候,實際從出來到現在已經過去三百接近四百地球年了,如果不是飛船上的計時準確,船員們更願意相信已經過去漫漫千年萬年。
日子一天天過去,沒有**只有期盼,沒有決定返回時的興奮只有日復一日提心吊膽的心神。也不存在方向,覺得哪邊沒有危險就往哪一邊,甚至是否走了回頭路也不知道。不過憑藉智腦超強的記憶功能將一路經過的暗物質星體力場一一勾畫出來,再推算一番,倒是稍微引導了下路線。
在萊茵伯爵的安排下,三班人每五十地球年一換,除了萊茵伯爵自己這個機動的外,換了六輪都還未走出這片死地。這個時候終於有十幾人熬不過去而死亡了,雖然是否生機到了極限並不排除,但是意志崩潰、心神疲累也是一大原因。
為了節約能源,艦上裝置一再減少開啟的地方,而且很多佔據很大質量的礦石都遺棄了。甚至大型動植物樣本除了提取些基因與珍貴的材料外也拋棄了。為了節約剩下的食物與能源,(飛船上能生產食物,不過是以能源消耗為代價)也為了減少對船員們的壓力,萊茵伯爵將剩下的八十三人分成五班,一班值班維持起碼的航行,其餘進入休眠倉,這已經是人工操作的最低要求了。好在慢慢也折出了些經驗,防護罩有時也可以關閉起來,倒也節約了些能源。
經過漫漫一千五百餘地球年的等待與尋找,終於有一天,看到了星光,那真是希望之光啊。如果再也找不到出口,萊茵號連同萊茵號上的所有人員就會因為能源缺乏而不得不被暗物質湮滅。
這麼些年以來,要不是萊茵號身為最先進的“星”級探索艦,有著獨一無二的能量儲備,加上前面探索採集到的天然能量石,能不能挺過這個難關還是個問題。可惜,這次死裡逃生,讓萊茵號元氣大傷。不光艦上各種收集到的礦石與動植物損耗一空,能量也是所剩無幾。以前還冀望於那些天然能量石能賣個好價錢,就是上繳家族也會有不少的賞賜,現在都泡湯了。艦體也是遍體鱗傷,人員損失也很慘重,有60%以上的人員沒熬過這次難關。當然時間也是人員損失的一大原因,只剩下加萊茵伯爵在內一起共38人。但是,剩下的也不樂觀,不是垂垂老矣就是健康狀況極差。
而且,艦上的資源也支援不了多久了,而艦外的星空也是一片陌生的星空。為了節約能源,航行不再利用空間跳躍功能,而是努力尋找天然蟲洞利用蟲洞航行。當務之急,就是尋找有五維文明以上的星域購買給養,或者尋找有天然能量石的星球補充能源。然後再慢慢尋找回家的星路。
再次經過兩百餘地球年的航行,才終於到達最近的河系,而飛船已接近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