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下,然後才就楚軒的看法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楚軒點了點頭,好像是對遠坂凜的理解能力表示了讚賞,也可能只是單純地表示自己的確從中推斷出了什麼而已。他保持著雙手十指jiāo叉擋在嘴前,眼鏡反光的那個經典姿勢回答道:
“的確有一些想法,不過還只能算是推測而已。
如果是已經能夠多多少少地,接觸到各個平行世界中存在的萬事萬物的‘本質’的寶石翁的話,那麼連他都無法準確判斷出的‘儘管魯路修等人並不是從某個平行世界中過來的同位體,但他們也的確表現出了一部分平行世界同位體的特徵’這一問題就是關鍵。
透過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本質’,尤其是比lùlù而接近於她自身‘本質’的魯路修,結合我們之前的結論來推測的話,被‘召喚’出來的魯路修三人應該源自於宇宙中萬事萬物的‘本質’。
也就是說他們並不是利用普通的召喚法術,從異界或者平行世界,又或是本世界的其他時間軸上召喚出來的。他們很有可能是直接從宇宙中萬事萬物的‘本質’上擷取了一部分,然後透過某種方法制造出來的。因此才會出現魯路修比lùlù更加接近本質的情況。
至於‘本質’所在之處的情況,因為沒有可以作為推理證據的確切資訊存在,所以也只能暫時推測出幾種可能xìng。
第一種可能xìng是‘本質’其實單獨存在於一個宇宙之中,這個宇宙是所有平行宇宙的根源。但‘本質’所在的‘源宇宙’並不是運動的,而是靜止的宇宙。因為靜止,所以萬事萬物的各種變數都不會產生作用。
但這一推斷的問題在於,如果存在著這樣一個源宇宙,那麼作為無數個‘變數’共同作用而產生的新事物是怎麼出現的?靜止的宇宙不會運動,那麼也就只能一直保持著宇宙最初存在時的狀態不變。
在這裡又有幾種可能。
或許源宇宙保持最初的形態和物理法則,所有因為‘變數’後來產生的事物,都由最初的‘動’這個變數,按照物理法則分裂到各個平行宇宙中去。它們的本質實際上不能直接觀測到,只能透過不斷收集各個平行宇宙中的資訊,形成一個‘機率bō’,從而總結出它們的‘本質’。
但是這樣的話,寶石翁所瞭解的‘本質’就不存在了,除非這些‘本質’另外又組成了一個本質宇宙。
因此又出現了另一種可能,即源宇宙保持最初的形態和物理法則,不停地根據物理法則來計算由變數產生的各種新事物,然後將新事物的‘本質’也納入源宇宙中,一直保持靜止。這理論上說是可能的,如果宇宙的量子總數,還有每個量子的‘變數’是有限的,那麼計算出的變數再多也有一個極限值。
不過如果這樣說來,這個宇宙只不過是編織成了一張相當複雜的命運網路罷了。這個命運網路其實是確定的,其中的‘變數’會變成哪幾種也是確定的。但從我們現在觀測到的宇宙來看,卻並非如此。
所以也有可能源宇宙中的量子總數是無限的,萬事萬物在‘本質’的限定範圍之內的‘變數’也是無限的。各個平行宇宙都是根據物理法則,在不斷的運動中持續發展著,而源宇宙則是擁有無限的萬事萬物的‘本質’的集合。
但這又會導致‘無限的集合’這樣一個矛盾,既然是無限的,就不可能有集合。這裡雖然可以用‘這個集合是不斷膨脹的’這種說法來勉強自圓其說,也能夠與我們觀測到的正不斷膨脹的宇宙互相呼應,但在最根本的邏輯上來判斷,其實是錯誤的。
第二種可能xìng則是不存在這樣一個靜止不動,作為所有平行宇宙的標本存在的源宇宙。那麼緊接著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作為‘機率bō’存在的萬事萬物的本質,雖然作為它本身固有的屬xìng始終存在著,但是我們只能儘可能地收集各個平行宇宙中的資訊來進行分析歸納。
這樣的話,我們有可能會在總結歸納了一部分資訊,就能夠正確地得到某個事物的‘本質’,但更可能的是我們因此而不斷接近‘本質’,卻不一定真的就正確地得到了‘本質’。
這就和我們現在探索真理的道路是一樣的,暫時來看我們可能是正確的,但我們獲得的卻不一定就是‘真理’,或者說我們獲得的不一定是完整的‘真理’。
如果從這種可能xìng來考慮,那麼寶石翁對魯路修等人的判斷本身就不一定是完全正確的。除非寶石翁擁有特殊的方法,不需要親自去每個平行世界中收集資訊,就能夠獲得足以有效地歸納出萬事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