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2 / 4)

小說:大陰倌 作者:圈圈

上烏山,焚燬了研究所以及所內所有資料,小吳同志與敵特英勇搏鬥,最終遇害,其誓死保護國家財產安全的精神值得廣大軍民繼承和發揚。

日子一天天過去,除了年邁的父母,再沒人記得“人民英雄”小吳,而風電研究所,也因為“國際形勢緊迫,敵特活動猖獗”而沒有再建。

1958年起,國家首長髮起了推行火葬的運動,直到1997年,殯葬改革規定出臺,把推行火葬的任務送到了江東市。

江東市並不是一線城市,對於火葬,上面也並沒有什麼硬性要求,畢竟民俗方面的問題是個長遠問題,不能想著一蹴而就。儘管這樣,火葬場的選址,也依舊是當年規劃部門最大的任務之一。

火葬場這種東西,放在誰家門口誰不覺得晦氣?先後選了幾個地方,卻造成了幾次集體上訪,最後有人說,火葬場放哪都不好,就應該放在烏山上。

烏山頂上,自從風電研究所失火之後,就沒有再利用過。可是附近的居民卻時常能在夜裡看到風電研究所的廢墟所在地燃起了熊熊大火,一開始的時候,還曾有人報過火警。後來有專家出來解釋說是類似於極光的自然現象,讓大家安心。

後來人們說,那塊地方其實就是老天爺專門為火葬場留出來的,那在夜裡燒起來的沖天大火,代表的就是火葬場。

據說當時管這事的人還找了個大師算了算,大師也說那塊地方就是上天安排的焚屍地,於是,火葬場就這樣在烏山裡安了家。

那個時候,人心還比較淳樸,黨和國家的號召,影響力也比現在強的多,很多老紅軍、老八路,在接到中央推行火葬的號召之後,就自願的簽署了火葬協議書,一時間,烏山火葬場竟迎來了一場難以置信的繁榮景象。

願意火葬的人多,燒的自然也很多。但是之前在建設火葬場的時候,規劃部門考慮不足,以為火葬的推行終究是很困難,所以初期建設中火葬場的焚屍爐只有一臺,焚屍效率很低,光是白天燒根本就燒不完要燒的屍體。於是,火葬場內部開始要求員工加夜班。

誰都沒想到的是,在無產階級唯物主義思想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工人們對加夜班這種司空見慣的事情進行了堅決的抵制,尤其是女工門,寧肯扔掉這個鐵飯碗,也不願意夜裡來加班。

第二十三章無皮驚魂

火葬場領導無奈,以每月一千元的重金懸賞,找人加夜班。一千塊,放在現在不算什麼,放在就是年代,那可是一份極其豐厚的工資,而且這一千塊還是在正常工資之外的補助。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有個姓毛的老光棍,四十好幾了,還是孤身一人。這傢伙想著拿了這筆錢,幹上一半年的自己也就成了個萬元戶,能風風光光的娶個老婆,就應下了這個差事。

老光棍上了崗,頭兩天都沒什麼事,屍體燒的安安穩穩的。可是第三天晚上,住在烏山附近的人都看到了烏山頂上,火葬場裡火光沖天,可是已經有專家給解釋過了,大家也都沒在意,畢竟那時候的專家還不是現在的磚家。

第二天,第一個進入焚屍間的火葬場工人被嚇得尖叫一聲當場昏了過去。其他人紛紛跑進焚屍間一看,卻見到一個血肉模糊的人形站在焚屍爐旁邊,身上的面板不翼而飛,滿眼都是鮮紅的肌肉,青白的筋絡,淡黃色脂肪。而且,那個人形雙手背後,做出一個反手抱著人的姿勢,就那麼直挺挺的站著,有膽大的上前探了探鼻息,發現那人早已死去多時。

無皮人的腳下散落著一些衣服碎片,有人從破碎的衣服裡掏出證件來一看,這個慘死的無皮人正是貪圖錢財,在火葬場加夜班的老光棍。

從那以後,近二十年的時光,烏山火葬場,再沒有人加過夜班。

……

瘸腿老頭從抽屜裡摸出一個酒瓶,抿了一小口,眼光在我們三個身上掃了掃,“我這老頭子,是沒辦法,無兒無女,腿腳又不好,找不到什麼謀生的活計,才在這火葬場看個門。這大半夜的,除了這門房,就算放個茅,我老頭子都要到場子外面去,可不願意踏進那鬼地方一步喲。”

我和瞎子、白冰三個人面面相覷,白冰剛剛說我們是隔壁祁陽市的人,可是實際上我們都是土生土長的江東人,卻從來沒有聽說過老頭口中這個火葬場的故事,尤其是瞎子這個立志做陰倌的傢伙,從眼神裡可以看得出來,就算他也沒聽過這個故事。保不齊,這故事就是老頭編出來嚇唬我們的。

羅老頭見我們三個人都沒說話,“嘿嘿”的乾笑了兩聲,“年輕人,都嚇壞了?老頭子年輕的時候也和你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