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北峰拿著傅作義的電報面露喜色地跑了出來,對鄧寶珊說:“現在好了,總司令痛快地答應了。”
鄧寶珊不用再討價還價了,談判順利進行。雙方對北平國民黨軍隊開出城外的地點、改編方案,團以上軍官的安排原則和軍政機構接收辦法等事項一一達成基本協議。
鄧寶珊和周北峰都長出了一口氣,北平問題終於解決了。在他們臨返回北平前,鄧寶珊提議:“請貴方也派一名代表進城去,以便進一步聯絡商談。其實這也是傅先生的意見。”
“好。我們馬上安排一下。”林彪答應,同時遞過一封以中國人民解放軍平津前線司令員林彪、政治委員羅榮桓的名義致傅作義的信,“請將這封信轉交給傅作義將軍。”趁此時機,鄧寶珊開啟了那封信,不禁大吃一驚,信的內容非常嚴厲:北平被圍業已月餘,人民痛苦日益增重,本軍一再推遲攻擊時間,希望和平解決,至今未獲結果。貴將軍身為戰爭罪犯,如果尚欲獲得人民諒解,減輕由戰犯身份所應得之罪責,即應在此最後時機,遵照本軍指示,以求自贖……本軍並願再一次給予貴將軍及部屬以考慮及準備之充分時間。此項時間規定於1949年1月17日1時起,至1月21日下午12時止……如貴將軍及貴屬竟悍然不顧本軍的提議,城破之日,貴將軍及部屬諸反動首領必將從嚴懲辦,絕不寬恕……
鄧寶珊當時可能並不知道,這是毛澤東親筆所寫,只不過是借用了林彪和羅榮桓的名義而已。但鄧寶珊看後,確是神色緊張而憂鬱,他私下裡跟蘇靜說:“我回城後,這封信打算暫時不交給傅作義。傅作義看過這封信,弄不好會節外生枝,甚至推翻協議,那樣我們的談判就功虧一簣了。”
1月17日,蘇靜作為進城聯絡的工作人員,與鄧寶珊等人開往北平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