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愣了一下,問向趙繼佑:“你和他認識?”
“何止認識。”趙繼佑苦惱的揉著額頭說:“他師傅和我師傅是故人之交,年幼的時候曾在一起戲耍過。這傢伙佛道雙修,一身修為絕對不在我之下。說起來,我能進得了龍局還是拜他所賜……”
“道無師兄言重了,道覺天賦平庸,怎敢於道無師兄相提並論……”道覺謙虛的笑著。
我越看道覺越覺得順眼,低調、祥和、正直、善良,好似都能從他身上看得出。
“你為什麼叫他師兄?”我有些疑惑的問,看起來的話道覺應該比趙繼佑年長。
道覺一臉和睦的笑容,雙手始終都是合十,從未分開過:“道覺道法修為出身於道盡師傅,道無師兄是道盡師傅坐下大弟子,比道覺早入門許些年,道覺叫道無師兄符合常理……”
“停停停,你別說了,你越說我越是頭痛。”趙繼佑連忙擺手制止道覺。
道覺謙卑的點了點頭,立即便是閉嘴不語。
“……”我怔怔的看了道覺一眼,他生的長得是容貌剛毅,面色沉穩,怎麼也沒有想到竟然是奪舍之人,而且看其架勢大有一副,說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的姿態。
閒聊之後,我立即想到了正事兒,面色沉重的問向道覺:“我聽梓依說,你知道散落人間的舍利在何處?”
“知道。”道覺點了點頭,輕輕撥動念珠道:“道覺早年出山時,師傅曾囑咐過道覺,說是有人提起檀陀地藏舍利,便將那人引入深山,與他會面。”
“這麼說的話,你師傅知道舍利的下落?”趙繼佑皺著眉問。
道覺茫然的搖頭說:“師傅只是叮囑道覺將尋舍利之人帶到深山,並未曾提起過舍利的下落。”
“你師傅尋得是找舍利之人,而我也就是找舍利的那個人。看來你師傅早就知道有人會尋找檀陀地藏轉世佛學舍利,既然是這樣的話,那就事不宜遲,趕緊動身去找你師傅。”我站起身來斬釘截鐵的說。
找尋散落在人界的舍利時,我們處處碰壁,就快要心灰意冷的時候,道覺卻給我們重新帶來了希望。這倒也是應了那句,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道覺的師傅隱居在九華山之中。九華山赫赫有名,與五臺山、普陀山、峨眉山、齊名,有華夏佛教四大名山之稱。更加值得一提的是,九華山上所供奉的菩薩,赫然是鎮守六道的地藏王菩薩。
等著到達九華山的時候,我們幾個著實被九華山的景象而震驚。
九華山古時稱為陵陽山、九子山,因有九峰形似蓮花,因此而得名,在唐天寶年間時,方才更名為九華山。九華山方圓一百公里內有九十九峰,主峰十王峰海拔高達一千三百四十四米,山體由花崗石組成,山形峭拔凌空,素有‘東南第一山’之稱,直至今日仍然保留,乾隆御賜的‘東南第一山’之匾。
道覺師傅隱居的地方並非是十王峰,而是九十九峰中的第八十一峰。
山上的路十分難走,外加上天氣轉涼,山岩海拔高,空氣稀薄的同時還寒冷刺骨。
我身有五顆舍利護體,寒冷不沾身,行走如飛簷走壁,在山上走的時候猶如平地。趙繼佑和道覺一身功夫了得,又有法術護體,倒也抵禦的住寒冷和地勢的變化,只是卻苦了偏要跟來的梓依。
好在有著趙繼佑和照顧著,這一路走的也算是有驚無險。
道覺告訴我們說,他師傅隱居在八十一峰的山巔,路途尚還有些遙遠,建議我們休息一下在上山。
我抬頭看了一眼天色,決然的道:“天黑之前必須趕到山頂,要不然的話,夜黑路更難走。”
“梓依能不能堅持住?”話音落下我又問向梓依。
梓依面色蒼白,咬著牙點頭道:“沒問題。”
“繼續上山。”我斬釘截鐵的道。
道覺見勸我們無用,也不再多言,繼續在前面帶路。
緊趕慢趕,終於是在黃昏的時候趕到了山頂。
山上的路縱橫交錯,古木森天,若非是道覺帶路,我們即使到了山頂恐怕也很難找到道覺的師傅隱居之地。
在道覺的帶領下,我們腳下的路並沒有出現多少碎石和碎木,反而越走越是順當,沒有多久就看到因為常年行走所留下的道路痕跡。
我們沿著痕跡慢慢前行,不多時便是看到了用籬笆圍起來的小院。
小院和趙繼佑師傅所居住的地方頗為相似,籬笆圍成了一圈,三間紅磚屋房屋,盡顯樸實之意。院落內有著鋪滿了青石,在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