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現在艦隊仍只能以10-12節反潛速度推進,以突破中國海下“狼群”的攻擊。原來,參謀長發出:“轉向180度,全速前進!”的命令,龐大的艦群剛完成了減速轉向試圖加速的時候,司令部和各戰艦的戰術室都響起了驚人的警報聲,聲納浮標,甚至艦首和舷側聲納都發現了敵潛艇的蹤跡。費南茲司令官和參謀長大驚失色,現在可是艦隊反潛力量最薄弱的時候啊!
艦隊損失的米格機很快就得到了補充,從特里凡特琅基地起飛的16架米格-29K滿載燃油,只掛載4枚格鬥導彈飛越2800公里著降在甘地號和尼赫魯號上,航母上顯得更擠了些。“海鷂III”的轉場航程達3800公里,所以補充也不成問題。直升機的補充雖然費事些,也不難解決。印軍出動了4艘國防動員艦:2萬噸級的集裝箱船作了改裝,寬大的前甲板以高強度鋼板焊出了4個直升機起降平臺,下面的集裝箱中大都是滿裝的燃油罐。特里凡得琅基地東南1千公里和2千公里的海面各有2艘這類直升機中轉平臺,卡-27和“海山貓”可以補充燃油。即使戰場移到龍目海峽,仍可利用這2處的中轉平臺。當然由於那個“該死的錢德拉”未能攻佔斯里蘭卡,本來可以利用科倫坡機場,現在反而要繞開那裡,並增加了危險。那些中轉平臺部署了護衛的艦艇,當然反潛直升機也可利用平臺執行護衛任務。
可是潛艇就沒有辦法及時補充了。印海軍在戰前有32艘俄製、法制和德制潛艇,可見是非常重視潛艇,當然其維護保養的難度也是夠大的。誰知今天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