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處;9000人為海軍陸戰隊,編為3個旅,10營。卻要編7個海軍軍區,還有艦隊司令部、海岸警衛隊司令部、陸戰隊司令部、建築部隊司令部、艦隊待機部隊司令部、情報支援部隊司令部、戰鬥支援部隊司令部,可知每個軍區不會有多少人。這次為了封鎖北呂宋海岸,加強了他的力量,他指揮著4艘大型巡邏艇、6艘中小型巡邏艇、2艘導彈快艇和8架AH—1W武裝直升機。原來基地有2個營的警衛部隊,為這次行動又增調了2個陸戰營來。
行動一開始,按計劃大部分艦艇開始在海上巡弋,執行封鎖任務。但同時派遣了1個陸戰營,還加強了2迫擊炮排和8輛裝甲運輸車等,700多人從北部向古布斯市殺奔而去,對菲共總部實施夾擊。
就在此時少將接到了臺軍聯絡電文,要求增援。馬特魯斯當然知道自己的實力,自己連一艘護衛艦都沒有哪裡敢去“增援”。於是回覆,這裡任務太緊無力分出艦艇馳援,請臺軍自行增派力量。他反而命令自己的艦艇不得前往臺軍出事海域,並加強互相保護。他也知道巴坦群島的海岸警衛隊不可靠,但沒有想到會出那麼大的事。海軍的力量太弱了,主力都弄到南沙群島那一帶去了,在整個巴坦省也就部署了1個連隊的海岸警衛隊,有4艘老舊的巡邏艇。當然那裡對菲律賓本身並不重要,臺灣人既然重視就讓他們出力好了。
少將關心的是那個加強營的進展,這支裝備精良、人員精悍的陸戰營不負眾望,連連突破人民軍的阻擊,於中午時分到達了拉薩姆市西邊的一個山村。由於根據地的民眾和人民軍合力破壞了山區的公路,他們的16輛裝甲車和12門105毫米大炮都未能跟上,於是決定在村子裡休息吃午飯。基地還派出了2架AH—1W“海上眼鏡蛇”為他們在低空警戒。山村裡空無一人,但比較小。於是3百多人在村中,3百人在村外,派出了50多人在遠處警戒。可惜帶隊的拉戈斯少校沒有看過火燒博望坡的故事,進入了村中的一幢大房子。他們剛準備吃飯,低空的2架海上眼鏡蛇被突然升空的4枚防空導彈擊中起火墜毀。這如同是總攻擊的訊號,剎那間大批空炸引信榴彈炮彈和燃燒彈落入了村中以及村外休息的陸戰隊員中。看來那些派出去警戒的小組都完蛋了,所以沒能發出警報。
村子裡頓時成了一片火海,原來在草堆裡、村民的柴屋裡都埋藏著大批的火藥和凝固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甚至屋頂上都夾藏著大批火藥。因此火勢蔓延極為迅速,村中只逃出了1百多燒得焦頭爛額的官兵,少校也葬身火海。村外的人也不好受,他們太累了,所以修築的臨時工事過於草率,這是缺乏實戰經驗的必然結果。現在只好在人民軍遠端炮火的轟擊下,倉促修築環形防禦工事,傷亡極為慘重。人民軍只是逼近他們,並切斷他們的逃路,不斷以炮火進行殺傷,並不急於發起攻擊。
阿帕裡基地的軍區司令部內,馬特魯斯少將剛開始午餐就接到了陸戰營的求援急報。他一方面急報菲軍總部,自己也在調集援救的部隊。總部命令三個攻擊叢集加速推進以緩解陸戰營的壓力,可是各部隊仍然是小心地按計劃前進,他們都遭到了不小的傷亡,誰也不肯當“出頭鳥”,單獨突進。每攻擊一個山頭都要求炮火與空軍的火力的強力支援,甚至希望能把山頭上的人民軍都炸光。實際上當年在朝鮮戰爭時,美軍以如此優勢的空軍和炮兵力量也未能做到那一點,憑菲律賓的那點空軍簡直是夢想。由於根據地民眾的破路行動,菲軍要集中炮兵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因此菲軍的攻擊行動總是遭到沉重的打擊,於是陸軍就埋怨空軍打擊不力。進展哪裡快得了。
當然指導的美軍顧問團也是在瞎指揮,他們套用的都是當年美軍在越戰中總結的叢林戰、反游擊戰的所謂“成功經驗”,先不說那些“經驗”是否成功,套用到菲軍身上則肯定是驢唇不對馬嘴。當時美軍的地面部隊有上千架直升機,可以得到幾百架戰機的支援,甚至可以從關島出動戰略轟炸機對游擊隊實施地毯式的轟炸。菲軍哪裡有這個力量呢。當然美軍顧問已經把菲軍能力的估算降了又降,不過從實戰看來降得還遠遠不夠。
菲軍總部派遣了4架F—16和8架AH—1W為陸戰營提供火力支援,可是它們剛一壓低高度,就遭到地面上密集升空的前衛—2和PZG07彈炮合一系統的猛烈打擊,一下子被幹掉了1架F—16、2架AH—1W。其他的飛機和直升機趕緊躍入高空,他們的空地協同能力又差,結果在對地攻擊中還誤傷了不少自己人,氣得地面上的陸戰隊員大罵空軍“混蛋”。
菲軍總部只好指令阿帕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