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部分(3 / 4)

小說:醒獅 作者:大刀闊斧

置若罔聞。

哈迪德克等人又是憑什麼敢於對我國如此囂張呢?1981年時,馬軍的總兵力為66萬,其中陸軍54萬,編3個師、10個旅;海軍僅6千人,分編6個巡邏艇中隊、2個掃雷艇中隊,有艦艇50餘艘;空軍6千人,分15個飛行中隊,各類飛機160多架。陸軍還有後備隊3-4萬;海軍後備隊1千人,警察後備隊2萬。隨著馬來西亞經濟實力的增強和日益重視南沙南部的海洋資源,馬來西亞海軍實力增加很快,成為東南亞地區發展勢頭最猛的海軍之一。到本世紀初馬軍已擁有28架鷹式戰鬥機、20架米格-29,後來還引進預警機、武裝直升機。海軍則引進了2艘裝備飛魚導彈的雅羅級護衛艦,2艘小型護衛艦,還陸續裝備了27艘重型巡邏艇。海軍已擴張到約2萬人,擁有各型艦艇60餘艘,飛機12架。

原先馬國軍方自認海空軍在數量上雖不及越軍,但是在質量上要高得多,在東南亞不是老大也至少可以稱老二。在這些唯武器論者看來只要武器好,似乎軍隊的“質量”就高,作戰經驗並不在他們的眼中。因為馬軍從建軍以來就沒有打過仗!他們認為更大的優勢是距離,馬國離中國更遠,而且不像越南與中國有陸地相連。再加上美軍在二十世紀末的一句讚語:“在十到十五年內中國海軍也不能對付馬來西亞海軍。”把馬國頭目捧得暈暈乎乎的了。

魯迅先生的“捧殺”論似乎在國際上也找到了例項。一時間馬軍在南海鬧得不亦樂乎,1983年出兵佔領了我國的彈丸礁,並引進殼牌石油公司在曾母暗沙海盆大肆盜採我國的油氣資源,到上世紀九十年代竟然一舉成了石油輸出國。經濟上居然也緊跟“四小龍”,被譽為“四小虎”之一,反過來又以得到的資金擴充海軍,並與越南、菲律賓,甚至印尼為搶佔我國的南沙群島的島礁鬧起了衝突。馬軍頭目們也就頭腦膨脹提出的擴充軍備的計劃自然比菲律賓要宏偉得多。可惜一場“九七金融風暴”同樣把這些計劃刮跑了。

去年8月份開始,馬共解放軍的再起,我軍獲得了磅遜港、崑崙島基地本來應該能讓馬國頭目清醒些的,他們的海空軍已經沒有什麼距離優勢了。因為馬軍的主要基地均在東馬,在沙巴、沙撈越並沒有象樣的基地,在沙巴州的哥打基納巴盧和納閩島的基地是近些年擴建的,駐軍並不多。可是要讓這些“小霸”接受事實是相當困難的,他們始終認為我國的海軍還被臺灣牢牢地拖住。如果說我軍對越軍事目標的毀滅性打擊捎帶刺痛了印海軍,那麼對馬來西亞軍政界來說就如遭晴天霹靂,頓時陷入了驚恐之中。中國的2支航母叢集、龐大的南海艦隊挾大勝的餘威一下子逼到了大門口,怎麼不讓他們心驚肉跳呢。中國的最後通諜上居然提到了2艘護衛艦的編號,這也是空前的,馬海軍參謀長明白其中的含義。

讓馬國政要們驚恐的還不住這些。比如現在內政部長哈迪茲的報告:“……9月7日展開的‘鐵馬’剿共行動一開始,還算順利,東線3個旅的陸軍在3千後備警察的支援下,比較順利地突破了馬共在丁加奴州北部的游擊區,但是13日進入吉蘭丹州的馬共根據地後,形勢大變。馬共解放軍的火力密度猛增,他們沿東海岸山脈修建的縱深工事極為堅固,我軍無法攻佔,被迫屯兵於哥打巴魯以南40多公里的巴西富地市一帶。如果繼續深入的話,很可能被截斷後路。而且海軍也未能封鎖那裡的海域,我們是無法在陸路冒險推進的。

“西線的2個旅陸軍在2500後備警察的支援下,已經逼近玻璃市州。現在被阻截在州邊界的巴東色海和瓜拉桑昂一帶,馬共已經炸燬了那裡的鐵路和公路,我軍已難以繼續推進。根本的問題是馬共能從泰南的宋卡港獲得大量的物資,他們的超輕型榴彈炮甚至比我軍的更好,彈藥也很充足。而我軍卻由於游擊隊在後方的破壞,後勤補給越來越困難。更可惡的是,馬共還趁機在中部山區擴大根據地,他們已經基本控制了吉蘭丹州,正越過塔曼納加拉國家公園試圖控制丁加奴高地。吉打州的東部也已為他們控制。……”

哈迪茲的結論是:“如果不能得到海空軍更有力的支援,‘鐵馬’行動將難以按計劃結束。”

在這裡要稍微回顧一下馬共前階段的鬥爭歷程。馬共在去年再次掀起武裝鬥爭的高潮後,發展相當紮實。於去年11月底在宜力重挫政府軍,聲威大振。又恰遇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美國、歐盟、日本等還可以憑藉強大的實力來緩解危機的衝擊,但是像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之類的國家就難了,原來還可依靠東盟集團的力量了抵擋一下,現在東盟已名存實亡、無可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