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祖唯唯諾諾,道:“我敢問師尊,您老人家是否知道判經的下落?”
法海道:“得隴望楚,你倒是當真慾壑難填啊。判經的下落我不但知道……”判祖不由得眼神一亮,急聲道:“還請師尊示下。”
“就在我手裡,你要是有本事的話,儘管找我拿。”法海冷冷地道,然後頭也不回地走了。
“法海……”判祖看著法海遠去的背影,眼神中露出一絲怨毒,冷冷道,“終有一天,你會死在我的手裡面!”說完跺了跺足,向著不遠處的山脈飛去。
在這處山脈的隱秘之處,判祖找了一處較為乾燥的山洞落腳,因為此地鳥獸難至,判祖也不用擔心有人會叨擾他的修行,在這山洞之中,密密麻麻地堆了四五十具屍首,全都是判祖用來平日練功所用的爐鼎。
“判經,判經到底在哪裡……”判祖在洞中不住的徘徊,顯得極為氣急敗壞,判經,對於一個判師來說,顯得極為重要,雖然他乃是十世惡人之身,已經是世間幾乎無敵的存在,但是也僅僅只是對於凡夫俗子來說,要打敗如同法海這樣度過了天人五衰這等級數的高手,他急需判經的幫助。
判師沒有傳承,因此會有著一個不成文的傳統,每一代的判師都會把自己的修行心得記錄在一本冊子之上,然後會要一個判使所保管,交代給下一任判師。
判使的存在極為神秘,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判使是一個殭屍,因為只有殭屍才有這長的壽命,至於判使是何時開始出現,又是因何而消失的,一概不知道,世上幾乎沒有他們存在過的記錄,甚至部分判師都不知道他的存在。
一代判師消亡,才會出現另外一代判師。
但是問題來了,判師居然是十惡之身,連地府都不敢得罪的存在,他們又怎麼會消失?那麼唯一的解釋,就是在這判使的身上。
(打個小廣告,判師和判使的關係,本人會在下本書祝由世家中做詳細闡述,本書只會點到為止,嘿嘿。)
因為判祖是到迄今為止唯一還活著的判師(也是以另外靈魂的形勢存在),所以他是唯一一個除了歷代判祖以外,而絕離與判師系統存在的奇異現象,也為判師們追求長生不死之路帶來了希望,因此才會被後代判師奉為判祖,但是判經卻早已不再判祖的手裡,而是由歷代判師掌管,後來在最近一代判師人間閻王閻書勤手中出現過後便再為有訊息流傳,後來輾轉流落在林不依的手裡,最後又落在了法海手裡面。(前文有交代過。)
判經,原本顯得不那麼重要,但是由於判經的存在,是歷代判祖心血的結晶,可以說,每一代判師都是可以吸收前任判師的修行得失,這樣就少走了很多彎路,甚至有很多福靈心至的啟發能夠讓判師變得更為強大,所以說,判師的傳承雖然不能說是一代強過一代,但是後代基本上比上代強確實一個不爭的趨勢,判祖雖然被判師奉為祖,僅僅是因為他能遊離於判師體系之外,其實他的本事在所有判師之中,只是中庸之才,遠遠不及後來的人間閻王閻書勤之流,這也就是為什麼判祖需要得到判經的原因。
但是判祖也知道,即便是得到了判經,也不一定是法海的對手,但是他只想去試一試,因為他心中的反骨是永遠存在的,他可以低眉垂眼的去伺奉任何一人,那是因為他有利益的需求,只要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他轉身就會變成洪水猛獸,一口將對方咬死。
這點,法海自然是看得很清楚,當然他不將判經交給判祖,並非是害怕判祖修行判經,而是另有圖謀。
“法海,終有一天我會要你好看!”判祖惡狠狠的道,他不記得自己這副軀殼是如何得到的,但是卻記得法海沒有將判經交給自己,小人之心,可惡至極。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聲音忽然響起:“法海,終有一天我會要你好看!”
判祖嚇得渾身一激靈,連忙向洞外跑去,道:“誰!”
洞外空無一人,判祖這才放下心來,就在這個時候,那個奇怪的聲音又響起:“誰!”
判祖是何等人物,如果有人侵入自己的領地他如何不知道,只有一個可能,此人的道法,已經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甚至可能是千里之眼,萬里之耳。
判祖渾身的冷汗淋漓直下,道:“師尊,我剛才是跟你開玩笑來著……”
那個聲音又道:“師尊,我剛才是跟你開玩笑來著……”
判祖稍稍放下心來,如果是法海,依他的性格絕不會和自己開之中無聊的玩笑如果他認識的人裡面有誰這麼無聊的話,只有王仙嶠了,但是王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