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滿了灰塵,大概是他自己剛才鑽洞的時候和我撲到他的時候弄上的。姜學柔滿臉驚恐,似乎剛才快速發生的一切還沒能讓他消化,還沒回過神來一樣。
倒是他看見我的時候,也是一臉錯愕的表情。似乎也沒想到我也這麼年輕,比他大不了幾歲一樣。
秦不空問姜學柔說,你是怎麼找到這個地方的?姜學柔說道,師門前陣子,得到了一本古人的手抄卷。其中記錄了大量關於玄學的一些奇聞異事,這本手抄卷的年代,應該是清代中期寫下。當時清兵入關,迅速席捲了整個中國,而因為當權者知道既然入住中元,以往滿洲的那些蠻子習俗就應該更大程度和漢人同化,所以一方面不斷攻城拔寨,一方面還四處搜尋所有遺失在民間的一些寶藏。
姜學柔說,那本手抄卷自己也看過,其中就提到了北宋年間,苗族巫王“鬼穆當”被一名叫做“佘修平”的高人鬥法大戰一月有餘,最後殺死巫王並封印魂魄的故事。姜學柔說,自己當時權當做是一個傳說故事看了,畢竟在歷史上,幾乎是查不到這兩個人的相關訊息的。然而在這則故事的末尾。則提到了“遙遙之封印,大隱之於市,三千尺內煞盡聚集。存入地宮百尺,七煞關之相守,恐為後人誤”的字句,並強調直到這本手抄捲成書的時候,這個封印也依舊沒有被找到。
而關於這個故事,這位寫下書卷的古人還曾提到,早年張獻忠入川,清軍借剿殺張獻忠為名義,派出大軍自如今南京一代順江而上,一路邊殺邊尋,地毯式搜尋遺留在民間的寶藏,這當中自然也包括了這個巫王魂魄。可是清軍當時殺死的人,卻全都栽贓到了張獻忠的頭上。
至於這段歷史的真假,現在也沒人說得清。只是姜學柔提到一件事,卻讓整個事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他說那位古人曾寫過,清軍當時為了揚威,用試圖煽動百姓反抗張獻忠,就曾在七個不同的地方,寫下了七塊完全一致的碑文。碑文當中有一句正為七字律,這七個字,就是“殺殺殺殺殺殺殺”!
這我到是知道,七殺碑嘛。據說現存於世的沒有一塊是真的,都是後來的複製品。而姜學柔卻說,眼下我們所在的這個位置,我查了本地圖書館裡的老縣誌,在清代初期的時候,這裡曾經是用來教化蠻子和少數民族的“蕃司巡撫衙門”。而根據手抄卷中所述,其中的一塊七殺碑,就立在衙門的院子角落裡。
我和秦不空在一邊聽著姜學柔這個瘦弱男人說的這番話,覺得有些吃驚。儘管我們確切地知道這裡有巫王魂魄,可是從未了解過這個地方的前世今生,甚至從未去想過,當年的那個高人為什麼要選擇此地來進行封印。而眼下聽姜學柔的意思,似乎是說當初的清朝政府,正是知道了此處的封印,才刻意選址在這裡修建衙門,教化藩人,還專程立碑鎮壓的意思。
秦不空問道。那你說的那個七殺碑,和這裡的巫王魂魄,究竟有什麼關聯。姜學柔臉上閃過一絲得意的神色,他說這其實是他推測出來的。因為古人寫過“七煞關之相守”,於是他就大膽地推測,那七殺碑的“七殺”其實是和“七煞”是諧音的,在這樣的巧合之下,他就覺得此地開始有了探查的必要。
姜學柔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他的師父之後,師父也覺得這件事大有文章。清朝覆滅之後,中國就陷入了幾十年的戰亂當中,一些老舊且埋在地下的東西,因為大家都躲避戰亂去了。反而得以倖存,於是懷著僥倖心理,師父也推測這巫王魂魄,尚未被人找到取出。當然前提是這本手抄卷的內容屬實,而並非一味瞎扯。
於是姜學柔就請稟師門,說自己去到此地,詳細勘察,如果情況屬實,這裡的確有巫王魂魄的話,那就在拿到證據之後回稟師門,讓大家一起出力找出這個魂魄,一面他日開發建設,破壞了這裡的封印,百姓也會因此遭殃。
我心裡有點佩服,姜學柔的師父,如果真的不是為了將其佔為己有的話,那麼他的確是個心懷慈悲之人。姜學柔接著說道,於是自己就提前來了本地採風。在觀察了很長時間之後,發現眼下我們所在的位置,也就是秦不空租的房子的那條小巷子周圍,都幾乎是以平房和破舊的老房子為主,而奇怪的是,附近也曾有過較大規模的建設,可是卻顯得冷冷清清。與之相反的是,以這個地方為圓心,輻射出去大約一公里的地方,就是整個漢口非常繁華的地段。偏偏這一小塊地方,在四周圍的繁華之下,卻始終看上去破破爛爛的。
姜學柔說道,你們有沒有發現,這一公里,差不多就恰好是三千尺的距離,這一點,也正好印證了手抄卷內,那一句“三千尺內煞盡聚集”。我和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