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鼎上鑲嵌的卦符、卦鏡,都是西周時期照燭演卦的精髓,可以利用青銅中蘊藏的海氣,推演喪葬之象。古代人迷信風水中的形勢理氣,其中最看重的是“氣”,也就是所渭龍脈中的“生氣”,大海上的海市蜃樓異象。多是由於海氣變幻所生。歸墟中的海氣即是“龍脈龍氣”。這尊歸墟古鼎上的任何一塊碎片,都可以將普普通通的墓穴,變為生氣凝結的風水寶地,而鼎上的卦鏡,更可以用來窺測推演古墓方位。
孫教授開始並不相信真有歸墟古鼎,但順藤摸瓜地略加考證,才知道此事絕非空穴來風。不過此鼎曾作為陪葬品隨周穆王下葬,後來周穆王陵寢被人挖開的時候,發現銅鼎已被雷擊碎,卦鏡和四枚古符分別被人取走,就此散落四方。
歷史上盜墓者問天卜卦尋找古墓大藏的傳說,很可能就來源於歸墟古鼎。據說歸墟卦鏡上機駁繁奧,透過卦符的指引,便能根據周圍生氣聚散變化呈現不同卦象。孫教授知道周天卦符共計一十六枚,古鼎上僅有龍、鬼、人、魚四枚,專是觀取陰陽氣穴所用,想以此破解西周的龍骨卦象雖然不太實際,但這是一個重要的突破口,憑他幾十年潛心研究古代密文符號的積累,自問還有幾分把握能解讀四枚卦符呈現出的卦象,只要有了這面玄機無窮的古銅鏡,也許有一線機會能找到地仙城。
可到此時為止,這些設想還僅是孫教授腦海裡的一座空中樓閣。歸墟古鼎碎裂之後,銅鼎被熔化改鑄為丹爐,卦符卦鏡更是下落不明,它們都是古人眼中的風水秘器,天知道是否被哪個識貨的墓主帶著長眠地下了。孫教授無財無勢,僅憑一己之力,想把它們重新收集起來,又談何容易。
不過有道是天意難料,天機最巧,也是機緣巧合,還就真讓他等到了機會。兩年前孫教授到內蒙出差,借宿的時候,有位牧民對他談起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當時內蒙草原已經沙化嚴重,但有一片沙草地上的青草卻格外茂盛,遠遠看去就像·片綠色的草甸子,面積不是很大,約有幾十米的範圍。
這片草甸子裡藏有許多黃鼠狼,成群結隊地進進出出,神態極其鬼祟。從前當地牧民很少見過黃鼠狼,以為此兆不祥,就相約帶了大批牧犬獵槍前去剿殺。草原上的牧犬最擅長捕捉地鼠,捉起黃鼠狼來也不遜色,不到一天的工夫,就咬死了大小上百隻黃鼠狼子,屍體亂糟糟地擺滿了一地。
清剿乾淨之後,牧民們開始剝黃鼠狼的皮筒子,也有人點火焚燒草叢,其中一人見裡面的土窩子中,有一枚青銅的龍形器物,看起來也不值得什麼,並不知是古物,隨手掛在了坐騎卜當裝飾品,想過幾天去旗裡趕集的時候,帶到供銷社換點紙菸。
孫教授是個有心之人,聽到這個訊息,二話沒說就連夜到供銷社買了一條香菸,向那撿到無眼龍符的牧民毫不費力地將此物換了回來,暗中收藏起來,第一枚卦符,就被他瞎貓撞上死耗子般地弄到手了。
此後孫教授對卦鏡古符之事更加上心,但一直沒有其餘幾件秘器的下落,直到不久前才又有了一些眉目。原來卦鏡早已在清末流到境外,並在一次走私途中,隨船沉入大海。孫學武知道自己的老朋友陳教授有海外關係,就編了個謊話,告訴陳教授沉人海里的是秦王八鏡之一的秦於照骨鏡,是件價值連城的國寶,讓陳教授想辦法找人打撈。
那卦鏡背後都是密密麻麻的符號圖形,非常精細複雜,收藏者擔心遭到磨損,另外也是為了使銅鏡中的海氣持久凝聚,就以火漆封蓋儲存。孫學武事先早已獲悉此事,卻瞞天過海,告訴陳教授說:“那是由於照骨鏡鎮屍千年,鏡中陰晦猶存,不可照人面目。”
孫學武知道沉船茫茫大海之中,不易打撈,他利用陳教授的關係打撈歸墟卦鏡,也是存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念頭,並未抱有太大希望,想不到竟然真的從南海完好無損地取回古鏡,實是意外之喜。拿到手後並未上交,而是秘密地藏在家中,暗中分析鏡背的卦圖。陳教授在美國治療期間耽誤了不少工作,回國後始終忙碌不停,又對他的老朋友深信不疑,心甘情願將找到國寶的功勞讓給了孫學武,從來都沒追問過他是否已將國寶獻出,更不知道那面南海古鏡根本不是秦王照骨鏡。
四枚古符中的銅魚,歷時幾千載,仍然嵌在古鏡上未曾分離,孫學武連做夢都沒想到,兩符一鏡已到了自己手中,看來合該自己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如今只差一人一鬼兩枚銅符,把這些東西都湊齊了,就可以人川開啟觀山古墓,周天卦數的秘密似乎已近在咫尺了。
孫教授近日得知,解放前有人從湖南盜墓賊手裡買到一批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