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著走著,突然耳朵“嗡”地一下,感覺有強烈的風吹進耳內,隨即聽到蘇啟雲道:“咱們到了!”
第十七節
我們此時正站在一處平臺上,除了腳下,四周都被濃厚的霧氣包圍且急速流動,只有風聲呼呼地叫著。
蘇啟雲一邊沿通道口往右邊摸索,一邊交待道:“咱們頭頂的就是流雲壁,這處平臺東西長二十二米,寬五米,一會兒等雲彩過去了你們就能看到下面的景色了。”
“你說這是雲彩?不是霧?”殷騫有些難以置信。
“流雲壁,當然是過雲彩啦!”蘇啟雲邊摸著石壁走邊繼續道:“你們要記著,過雲彩的時候只有在這平臺上才是安全的,如果你們已經爬上去,就保證自己在山壁外側,而且不要動,一定等雲彩過了再說!”
這點我倒是知道,濃雲避日,陰氣之大僅次於夜晚。
說完這些,又走了兩步,蘇啟雲停下,扶著山壁旁一條足有大腿粗細的巨型鐵鎖鏈道:“好了,別的我就不多說了,該交代的師兄都已經交代,你們就記著太陽落山前一定要反回那道結界後,到時候如果未能返回,我們就要紮上結界,而且這次的結界師兄說了,活人一樣也過不得。”
待我們答應,蘇啟雲就匆匆返回石屋,跟著司寇允准備新的結界去了。
我看了看那道鐵鏈,被刷了鮮豔的紅色,光是中間掏空的眼兒就有普通人腳面大,想要順其爬上去並不算難。
不過此時霧氣…呃,是雲彩正濃,我們也只得老老實實地呆在原地,等這片不知道多大的雲過去才行。
大約等了十幾分鍾,周圍的白色背景漸漸變薄、減淡,不消一會兒的功夫,這流雲壁的全貌就展現在了我們三人面前。
平臺外是深達數百丈的懸崖,下面鬱鬱蔥蔥,植被茂盛,被三個山頭環繞。而我們頭頂就是一段刀削般整齊的垂直峭壁,上面每隔三米就有一根巨大的紅色鐵鏈從山頂垂下來,聽他們說光是這些鎖鏈就有八十一根,所耗用的生鐵足有數萬斤,蔚為壯觀。
司寇允已經詳細和我們介紹了流雲壁的情況,這崖壁上最早有天然洞口約百餘個,古人將此作為絕佳的藏骨之地。後來在終南山清修的人也多選擇將自己葬在這裡,於是又相繼人工開鑿了數百個洞穴,而這些鎖鏈,正是千百年來為了吊用棺材而一根根加上去的。
或者可以這麼說,流雲壁就是一處規模宏大的懸棺墓葬群。
司寇老先生還說道,這流雲壁也並不是全都葬的有道之士,早前許多大奸大惡之人逃至終南山來避禍,最後也都葬於此,為的是用得道高人的正氣來中和這些人的戾氣。但當時的人們忽略了一點,人死後多是陰氣為重,這流雲壁又坐南朝北,萬年不見天日,戾氣初時看似被壓制,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點點強盛,所以最後不得不在唯一的出路上設定結界,方才得以安穩。
現在的流雲壁,共開鑿洞穴一千餘個,葬有八百八十九人,而我們要找的,則是彙集整個葬區陰氣為一點的屍王塚。
無論什麼東西多了,自然而然都會形成陣勢,有陣就會有陣眼,在流雲壁,陣眼所處的那個葬洞就叫做屍王塚,而洞中的屍體,自然稱為屍王。
屍王生前不一定非要是大奸大惡之人,也可能是個大好人、大善人,但因為所處位置的關係,它會集所有戾氣於一身,據說屍身不腐、刀槍不入,陰氣盛時更可暴起傷人。不過它也有弱點,就是無論屍王或普通屍體,都無法離開流雲壁,一旦離開,所有戾氣立散,也就成為了一句普通的屍體。而設定結界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防止陰氣透過一線天外溢。
屍王和屍王塚都是以前聽舅爺當故事講的,老爺子認為這種事情我們見到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更多時候就當做奇聞異事講給我和志豪聽,沒想到今天倒真派上了用場。但對於殷騫和秋天,我還是選擇了閉嘴,如果告訴他們有可能會遇到殭屍,估計兩人嚇得路都走不成了,還如何爬這鎖鏈?
此時殷騫已經觀察完了情況,皺眉問我道:“好傢伙!整個山頭上都是洞,鬼知道老爺子把他的法器藏在哪個裡面啊?”
我微微一笑,心想司寇允明擺著是有心練我,他明明可以很清楚地告訴我們,卻偏不說,他不說我自然也不會問,因為問了雖然老先生一定會說,但今天給舅爺和梅道人丟的臉夠多了,我不想再這麼繼續丟下去。
拽了拽身旁的粗大鐵鏈,我朝他倆咧了咧嘴道:“上吧?同志們。屍王塚唯一的特點就是陰氣巨大,如果是活人接近,會明顯感覺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