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2 / 4)

小說:一枚袁大頭 作者:曾氏六合網

去轉轉,找黃博雅要了些錢,然後就沒了影。不過我看黃大小姐給了他倆一個方磚大小的報紙包,裡面鼓鼓囊囊的,估計最少也得有好幾萬。

我正和殷騫秋天百無聊賴地曬著太陽,韓教授則帶著他那個壯漢學生韋一莫走了過來,笑著衝我們道:“怎麼樣啊?時間是緊了點兒,將就著休息一下吧!咱們吃過午飯就出發,這次考察全程都是小雅贊助,說實話我老頭子有點過意不去,咱們能替她省一些是一些。”

現在是七月初,正熱的時候,殷騫早就被曬得一身汗,此時也不說客氣話,手搭涼棚衝韓教授道:“教授,我就搞不明白了,咱們考察不能選個和風細雨、不冷不熱的日子麼?這天去逛大戈壁,曬葡萄乾呢?!”

“呵呵。”韓教授根本不以為忤,笑著接道:“這裡是這樣,不過咱們要去的地方啊,現在正是和風細雨、不冷不熱的好日子!”

他一旁的韋一莫也接腔道:“是啊!搞不好過兩天你還要嫌冷呢!一會兒咱們的防寒服就買回來了。”

我們仨聽了都面面相覷,從烏魯木齊一路過來,方圓上千裡,不是沙漠就是戈壁,雖然晝夜溫差大,但也不至於會有他們說得那麼玄乎吧?

估計老頭兒總這麼賣關子,殷騫也聽得有些不耐煩了,歪嘴咧了半天,抗議道:“教授,既然都到了,咱們去哪你就透個底吧!”

“呵呵,我這不就是來和你們透來了嘛?”韓教授雙手一攤,接著說道:“咱們這次要走的地方,是木扎特冰川古道。”

第七十一節

“…冰川…古道?”殷騫也難得有不知道的地方,聽完嘴裡只是喃喃地重複著。

韓教授笑著沒有說話,韋大個兒接他茬兒道:“古時候也叫‘凌山道’。突厥和回紇人則管那裡叫‘穆索爾嶺’,意為‘終年積雪的山嶺’,它位於拜城縣以北天山山脈的深處,那裡平均海拔在3600米以上,是南北木扎特河的發源地與分水嶺。絲綢古道就是經那裡從天山主峰托木爾峰一側透過,是伊犁河谷通往塔里木盆地的重要捷徑。”說完,他又插了一句道:“所以,完全不用擔心氣候的問題,只要走上三五天,咱們就不會覺得熱了。”

我們一聽要爬雪山,立刻都來了興趣。只是我想起了昨晚最後的談話,問韓教授道:“那裡應該已經出了龜茲國的範圍了吧?琉璃王府會建在雪山上?”

對面倆人還沒說什麼,殷騫則突然渾身巨震,使勁兒掐著我胳膊道:“你說什麼?琉…琉璃王府?!!”

昨晚最後說到這個詞的時候,除了我和韓教授,其他人都已經睡了,所以殷騫到現在才第一次聽說。我早就習慣了這傢伙一驚一乍的脾性,也不接腔,知道他還有下文。果然,殷騫喘了幾口粗氣,平復一下心情,依然拽著我道:“你聽誰說的?是傳說中的龜茲‘琉璃王府’?尼瑞摩珠那勝的‘琉璃王府’?!!”

“對!”韓教授沒等我回他,接著道:“咱們這次要找的,就是尼瑞摩珠那勝的龜茲‘琉璃王府’!”

殷騫瞪大了他那雙小眼,又開始喘上了粗氣:“琉…琉璃王府…真…真的存在?不…不只是個傳說麼?”

“呵呵,一個世紀前的德國探險隊你們知道吧?”韓教授果然是有備而來,不緊不慢地和我們說道:“正是那支考古隊,在庫車之行中掠奪了大量的龜茲古國石刻和壁畫,最後輾轉運往柏林。我也是在柏林印度藝術博物館的一次孤品展覽中,看到了當時隊員的半頁手稿,從而斷定琉璃王府的確存在,而且很可能就在凌山道的群山之中!”

“如果…這是真的。”殷騫嚥了口吐沫道:“那可絕對是世界級的發現啊!相傳琉璃王府裡面藏有西域三十六國和波斯的上千件貢品,隨便拿出來一個,都是價值連城的寶物啊!就連琉璃王府本身的瓦片,也是上等的琉璃製品!”

“所以說…”韓教授用眼神緩緩掃了我們仨一遍,接道:“咱們此次的庫車之行,可謂是意義重大!一旦真的有發現,那就是震驚世界的重大新聞!所以孩子們,打起精神吧!無法估量的名望和成就在等著你們!”說完,他又衝我道:“至於你的師弟去幹嗎,咱們完全不用擔心。如果也是為了那琉璃王府,我可以肯定地說,他們絕對是走錯路了!”

“可是前期黃博雅收到的那張英國夫婦寄來的照片又是怎麼回事?”我清楚地記得,他們是在庫車西南的戈壁中拍攝的。如果因為那個敲定了韓教授此行的決心,方向上又該怎麼解釋呢?

“笨蛋!海市蜃樓啦!”殷騫搶著和我解釋道:“韓教授自然有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