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3 / 4)

小說:一枚袁大頭 作者:曾氏六合網

是一重觀!”小道士說著,用手指了指頭頂道:“你自己看。”

我順著他指的方向抬頭看去,發現自己就站在山門前,紅色的院牆中間有一扇頗為古舊的大門,上面也掛了塊匾,不過這個上面有字,而且是三個描金大字,一重觀。

…不是吧?我又揉了揉眼,希望那一橫上面能再多出一道來,但反覆看了幾遍,發現只有一根棍兒孤零零地橫著。

“呵呵,沒錯吧?”小道士將掃帚靠門外放好,輕輕地推著我往觀內一邊走一邊道:“你呀,已經兩天沒進食了,可能是太餓導致思緒混亂。這樣吧,先吃飯!說不定吃飽了你就想起來了呢!”

我可不這麼認為,不過看他年紀和我差不多,也許一些事情他不瞭解,乾脆先吃飯,吃完了找個上了年紀的道長問一問,就清楚了。

第十九節 斯人已逝

舅爺的話指定不會有錯,既然雲燕嶺就一座道觀,那就鐵定是這個,雖然名字不對,但一重觀和雙重觀看起來就像是有聯絡的,我想只不過是因為某種原因改了個名而已。

早上剛過,小道士拉我來到大殿後面的伙房,盛了碗他們早飯剩下的小米粥,又端來一碟醃鹹菜和兩個饅頭,沒等他招呼,我就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

由於將近三天沒有進食,腸胃已經處於一個惰性階段,所以不能吃得太多,將這些消滅完,雖然感覺只有五六分飽,但我還是剋制住,站起來幫著小道士收拾了碗筷。同時打聽起旁的事情來。

不出我所料,這小道士是觀裡年齡最小的,和志豪同年,比我小一歲。帶上他,觀裡一共只有十二名道人,其他師兄師叔們都到半山腰裡種地去了,他們常年不與外界聯絡,吃的喝的都是自給自足。年齡最大的張真人昨天一早到後山的一個村中做法事去,今天晚課前就能回來。

沒辦法,我只有等那位張真人回來,興許能從他嘴中打聽到一些有用的資訊。

從伙房出來,小道士還要忙著去做些日常的打掃,我只有一個人在觀裡無聊地溜達。

要說這個道觀還真是小,估計也就和半個足球場差多,只有兩進院落,中間由那座掛著無字牌匾的大殿一分為二,前院兩側也奉著一些神仙,還有道人們做早課晚課的地方。後院則是他們的住處和伙房糧倉。

所有供奉神仙的屋子都大門緊鎖,看來平時根本沒有什麼香客,所以也用不著整日裡敞著。小道士告訴我,只有他們做早課晚課的時候,所有殿門才會開啟。

不過這一上午也不算無聊,我到處找尋著雙重觀可能存在的證據,那些石碑石刻,門聯偈語,就連地磚上刻著的字都沒放過。但直到中午,依然找不到有關雙重觀或是竹道人、梅道人的半個字。

難道真的如我之前所想,雙重觀早就不存在了?現在的這幫道士,和梅、竹道人在的時候,根本就不是一撥人?

晌午時候,小道士先招呼我去伙房吃飯,然後又將鍋裡的飯菜分別裝在兩個筐中,用一根扁擔挑著到半山腰給他的師兄們送飯去了。

午後山頂陽光還是很毒的,好在天也涼快,我飽飽地吃了頓午飯,又跑到觀外,本想圍著轉上一圈,卻發現這個道觀著實不簡單,三面都臨崖而建,院牆和懸崖幾乎在同一個平面上。別說是過人了,就是連根草都長不出來。

如此小的一個山頭,如此險峻的一條路,硬是蓋了這麼座道觀出來。我不得不佩服,的確是充分發揚了愚公精神!

不過,這雙重觀究竟在哪兒呢?真是急人!

又度過了無聊的一下午,我本想下山去看看,但又怕那個什麼張真人回來了沒法第一時間見到他,只好老老實實地窩在道觀裡面等天黑。

三四點的時候,那些在山腰上幹活的道人們也都相繼回來了。不過他們對我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外來人似乎都不太在意。雖然來來往往,就像沒看見似的,各自洗漱後就回到房中休息或是在外面聊天,等待晚飯。

我也有點不習慣,於是一個人爬到牆頭上,看著遠處的群山發呆。

天漸漸黑了下來,正想著什麼時候能吃上晚飯,那個小道士來叫我,說張真人有請。

跳下牆頭,跟著他來到後院最角落的一間小房前,小道士推開門,將我讓進屋,就獨自掩門出去了。

屋內的床上盤腿坐了一位長鬚老者,五十多歲年紀,道士打扮。聽到腳步聲,他慢慢地睜開眼,上下打量我一番,笑著請我坐下後,說道:“小友兩日前深夜造訪,不知所謂何事?”

我見四下沒人,為了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