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留下任何記錄。用航天服上的小型噴射推進器,他在太空飛行了十公里,來到了這個早已選定的位置,靜靜地等待著。
章北海知道,現在會議已經結束,他在等待著全體與會者出來照像。
這是一個慣例,與會者都要到太空中拍合影。一般來說,拍照應該是逆著陽光的,因為這樣才能把作為背景的空間站拍清楚,在拍照時,合影的每個人需要把航天頭盔面罩調成透明的,以便從面罩中露出臉來,這時如果太陽在正空,強烈的陽光會使人睜不開眼,同時也會使頭盔內部很快就熱得難受,所以,拍合影的時間最好是在太陽從地球邊緣升起或落下的時刻。在同步軌道上,日出和日落也是每二十四小時各一次,只是夜的時間很短,章北海現在在等著日落。
他知道,黃河站的監測系統肯定能檢測到自己的存在,但這不會引起任何注意。在這片太空開發的起源地,散落著大量的建設材料,包括待用的和廢棄的,還有更多的垃圾,這些飄浮物中,有很多大小與人體相當。另外,太空電梯與周圍太空設施的關係就像大城市與周圍的村莊,後者的供給完全來自前者,兩者間有著繁忙的交通。隨著對太空環境的適應,人們漸漸習慣了隻身穿行於太空中,這時,航天服就像太空腳踏車,噴射推進器可以使它的時速達到五百公里,在電梯周圍幾百公里範圍內是最方便的交通工具,現在,幾乎每時每刻都有人穿著航天服在電梯和周圍的空間站之間飛行。
但此時,在章北海的感覺中,周圍的太空是十分空曠的,除了地球——在同步軌道上已經可以看到完整的球形——和將要在其邊緣落下的太陽,其他的方向都是漆黑的深淵,無數星星似乎只是閃亮的塵埃,改變不了宇宙的空虛。他知道,航天服中的生命維持系統只能維持十二個小時,這之前,他必須回到八十公里外的一號基地中去,雖然現在它看上去只是遠方太空深淵上一個幾乎沒有形狀的點。而一號基地本身,如果離開了太空電梯這條臍帶,也生存不了太長的時間。
但此時,他飄浮在這廣大的虛空中,在感覺上已經斬斷了與下面那個藍色世界的聯絡,感覺自己就是宇宙中的一個獨立的存在,不依附於任何世界,腳下沒有大地,四周只有空間,同地球、太陽和銀河系一樣懸浮於宇宙中,沒有從哪裡來,也不想到哪裡去,只是存在著,他喜歡這種感覺。
他甚至想到,父親的在天之靈可能也是這種感覺。
這時,太陽開始接觸地球的邊緣了。
章北海舉起一隻手,航天服手套中握著一個瞄準鏡,他用這東西當望遠鏡觀察著十公里外黃河站的一個出口,看到在寬大的弧形金屬外壁上,圓形密封門仍緊閉著。
他扭頭看看太陽,它已經沉下去一半,成了地球的一個光芒四射的戒指。
冉透過瞄準鏡遠望黃河站,章北海看到出口旁邊的標誌燈由紅變綠。表示後面過渡艙中的空氣已經抽空。緊接著,出口滑開了,一群穿著白色航天服的身影魚貫而出,有三十人左右。他們集體向外飛行,投在黃河站外壁上的影子越來越大,他們需飛出一段距離,才能把背景上的空間站拍全。很快,所有人都減速停了下來,在攝影師的指揮下開始在失重環境下排隊。
這時,太陽已經沉下去三分之二,剩下的部分看上去像是鑲嵌在地球上的一個發光體,夕照下的海洋像一面光滑的鏡子,一半深藍一半橘紅,而浸透了陽光的雲層像一大片覆蓋在鏡面上的粉紅色羽毛。
隨著光照度的降低,遠方合影的人們開始紛紛把自己的面罩調成透明,在頭盔中露出自己的面容。章北海拉大了瞄準鏡的焦距,很快找到了三目標,正如他所料,由於這三人的級別,他們都在最前排正中。
章北海松開瞄準鏡,任它懸浮在面前,用左手轉動右手航天手套的金屬護環,把手套摘了下來。這時,他的右手只戴著薄布手套,立刻感到了太空中零下百度的寒冷,為了避免這隻手很快凍僵,他把身體轉動了一個角度,讓已經在變弱的陽光照到手上。他把這隻手仲進航天服側面的工作袋,取出了手槍和兩個彈夾。
接著,他用左手抓住懸浮的瞄準鏡,把它安裝到手槍上。這種瞄準鏡原是步槍使用的,他進行了改裝,把原來的夾具換成磁鐵,使其能在手槍上使用。
地球上的絕大部分槍支都可以在太空中射擊,真空不是問題,因為子彈的發射藥都是自帶氧化荊的,需要考慮的是太空中的溫度:不管是低溫還是高溫都與大氣層中相差甚大,都有可能對槍支和彈藥產生影響,所以章北海不敢讓手槍和彈夾長時間暴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