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3 / 4)

小說:三體全集 作者:片片

殘存核心中也有可能採集到豐富的聚變燃料;可以滿足人類長期生存的能源需求。每座太空城內可以擁有人造太陽;產生與打擊前的地球所獲日照相當的日照。從能源角度看;這時人類的資源貯備應該比打擊前擴大了許多個數量級;因為對於太陽系的核聚變資源;太空城的消耗量僅是太陽的幾億億分之一——從這個意義上說;太陽被摧毀竟然中止(“終止”)了太陽系核聚變資源的超級浪費。

木星的衛星木衛二表面全部由深達一百六十千米的海洋覆蓋;含有豐富的水資源;其貯量大於地球的海洋;可以滿足太空城的需要。另外在星雲內部還有大量的水資源。

在打擊後;當星雲態的太陽系基本穩定時;所有太空城將脫離作為掩體的行星;在太陽系內尋找較為適宜的生存空間。可以離開星雲聚集的黃道面一段距離;避免星雲的影響;同時從星雲中採集各種資源。由於太陽爆發使類地行星解體;這時太陽系中的各種礦藏資源將遊離在星雲中;————————————

1在行星與太陽構成的系統中。共有五個引力平衡的拉格期日點;穩定的有兩個;其中第二拉格朗日點位於行星與太陽連線上行星的外側。

更容易開發和採集;這就為建設更多的太空城提供了條件。從這時殘骸星雲中的資源狀況來看;對太空城數目的唯一限制是水資源;但僅木衛二的水資源就足以支援一千個容納一千萬至兩千萬人口的太空城。

所以;打擊後的太陽系殘骸星雲可以為上百億人口提供舒適的生活;並使人類文明具備足夠的發展空間。

八、掩體工程對地球國際的影響。

這是全人類建設一個新世界的工程;規模空前;啟動它面臨的最大障礙不是在技術方面而是在國際政治上。公眾普遍擔心掩體工程將耗盡地球資源;帶來地球社會政治和經濟的大倒退;甚至出現第二次大低谷。但艦隊國際和聯合國一致認為這個危險完全可以避免;掩體工程將成為一個完全的地球外工程;所需的資源百分之百取自地球之外的太陽系空間;主要來自四大類木行星的衛星;以及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星環;不會對地球資源和經濟產生任何影響。相反;當太空的資源開發達到一定的規模;甚至可以反哺地球經濟。

九、掩體工程總體步驟。

用二十年時間建立巨行星帶資源開發工業體系;再用六十年時間進行太空城建設;兩個階段間有十年的重疊期。;十、關於第二次黑暗森林打擊的可能性。

第一次打擊產生的宏觀效果;會讓絕大多故遠處觀察者認為太陽系文明已被摧姓。同時;由於太陽已不存在;太陽系內已經沒有經濟型打擊可以利用的超級能量源。所以;出現第二次黑暗森林打擊的可能性很小。187J3X1恆星被摧毀後到目前的狀況也部分證明了這一點。

隨著掩體工程啟動的臨近;雲天明漸漸淡出了國際社會的視線;IDC對情報的解讀人在進行;但只是作為行星防禦理事會的一項例行工作;從中解讀出真正的戰略情報的希望越來越小。在IDC中;有人居然把掩體計劃與雲天明情報聯絡起來;解讀出好幾個與掩體計劃有關的資訊。比如那把傘;之前就很自然地被認為是防禦系統的暗示;現在有人提出;傘沿的石球象徵著太陽系的類木行星。太陽系可作為掩體的巨行星有四個;但在雲天明故事中卻沒有傘骨數量的資訊;從常理講;四根傘骨顯然少了些。其實;並沒有多少人從理智上相信這個說法;但現在;雲天明的故事對他們來說已經變成了類似1於《聖經》的東西;不知不覺中;他們從中尋找的己不再是真實的戰略情報;而是某種對現實的慰藉。

但就在這時;對雲天明情報的解讀卻出現了出人意料的突破。

這天;艾AA來找程心。她早就不隨程心參加IDC會議了;而是把所有精力集中在使公司介人掩體計劃工程的努力上。人類將在木星軌道外建設新世界;這對於太空建築公司無疑是近乎無限的發展前景。很巧;程心的公司就叫星環集團;而類木行星的星環是建設太空城的主要原材料來源。

“我想要一塊香皂。”AA說。

程心沒有理會AA的要求;她的眼睛沒有離開面前的電子書;並問了AA一個聚變物理學的問題。從第一次甦醒以後;她就在努力學習現代科技。以自己的專業而言;公元世紀的航天技術現在已經全部消失;即使一艘小小的太空艇都使用核聚變推進。程心只能從基礎的物理學開始;但她學得很快。其實;時代的隔閡並沒有造成學習的障礙;基礎理論的大規模更新只是威懾紀元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