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土地都有一種迷戀。記得在《飄》裡面;郝斯嘉的父親對她說過這樣的話:孩子;這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值得你為之拼命和流血;除了土地。”
關一帆說:“太陽系人類為他們的土地流盡了最後一滴血;或者說;只剩下你和AA這兩滴。可有什麼用;還不是消失得無影無蹤?現在那個大宇宙可能過去了幾億年;你真以為還有誰記得他們?迷戀土地和家園;已經不是孩子了卻還是不敢出遠門;這就是你們滅亡的根本原因。我說的是真話;不怕冒犯你。”
看著激動的關一帆;程心微微一笑說:“你沒冒犯我;你說的是真理;我們也知道;但是做不到。你也未必能做到;不要忘記;你們‘萬有引力’號上的人是先成為俘虜;然後才變成銀河系人類的。”
“那倒是。。。。。。”關一帆蔫了一些;“在太空中;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個合格的男人。”
以太空的標準;合格的男人不多;程心也不會喜歡那樣的男人。想到了一個合格的男人;他的聲音猶在耳邊:前進;前進!不擇手段地前進!
“不要想過去的事了;現在一切都是新的開始。”智子用甜美的聲音說。
647號宇宙中的一年過去了。
田裡的小麥收穫了兩季;程心和關一帆兩次看著翠綠的麥苗慢慢變成金黃的麥浪;旁邊的菜地裡也一直充盈著綠色。
這個小小的莊園裡有著完備的生活用品;所有的用品都沒有商標;顯然是在三體世界製造的;但在外形上與人類的產品完全一樣;沒有任何異域特徵。
程心和關一帆有時到田裡與機器人一起幹農活;有時則在小宇宙中散步。散步時只需要一直走下去;只要不注意自己上次留下的腳印;就有穿過無窮無盡的小世界的感覺。
但他們更多的時間是花在電腦前。在小宇宙中的任何位置都能夠啟用一個終端視窗;但他們不知道這個世界的電腦主機在哪裡。電腦中有大量地球人類的文字和影象資料;大部分是廣播紀元之前的;顯然是三體世界收集的人類世界的資訊;遍及科學和人文的所有領域;但更多的資訊是三體文字的;數量巨大;浩如煙海;這也是他們最感興趣的部分。
在電腦中找不到把三體文字翻譯成人類文字的軟體;於是他們開始學習三體文字;智子成了他們的老師。但他們很快發現這極其困難;原因在於三體文字是一種表意文字;與人類的表音文字不同;與語言無關;直接表達含義。人類在遠古時代也出現過表意文字;比如一部分象形文字就是表意的;但後來消失了;人類的閱讀習慣完全變成了表音的習慣。不過;他們發現這種困難只是在開始時存在;越往後越容易。他們經過艱難的兩個月後;進步逐漸快起來。與表音文字相比;表意文字最大的優勢在於閱讀速度;這種文字閱讀起來比表音文字至少快十倍。
程心和關一帆開始磕磕絆絆地閱讀三體文的文獻資料。他們最初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想了解三體世界是如何記載他們與地球文明的那段歷史;二是想知道這個宇宙是如何建造的——對於後者;他們知道真正從專業角度瞭解不太可能;但至少應該從科普角度知道是怎麼回事。智子說;要達到這兩個目標;他們還需要一年時間進一步掌握三體文字;再用一年去閱讀。
建造小宇宙的基本原理確實令他們難以想象;即使是其中一些層次較低的奧秘他們也很長時間弄不明白。比如在一立方千米的空間中;生態迴圈是如何建立的?太陽是什麼?它的能源從哪裡來?最令人費解的是:作為一個完全封閉的系統;小宇宙中的熱量到哪裡去了?
當然;他們最關心的是:小宇宙可以和大宇宙通訊嗎?智子告訴他們;小宇宙絕無可能向大宇宙傳遞資訊;但接收到大宇宙的資訊廣播卻是有可能的。她說;所有的宇宙都是一個超膜上的空泡(這涉及到三體物理學和宇宙學中最基本的理論圖景;對此她也無法進一步解釋);大宇宙有足夠的能量把資訊在超膜上傳播。但這很困難;需要難以想象的巨大能量;如果大宇宙這麼做;可能需要把相當於一個銀河系的質量化為純能。其實;647號宇宙中的監測系統經常收到超膜上其他大宇宙的資訊;有些是自然產生的;有些是無法解讀的智慧資訊;但從未收到他們所來的那個大宇宙的資訊。
時間一天天過去;像那條小溪中的水;平靜而流暢。
程心開始寫回憶錄;記述她所知道的歷史;她把它稱為《時間之外的往事》有時候;他們也設想新宇宙中的生活。智子告訴他們;按照宇宙學理論;新宇宙在宏觀上一定是高於四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