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3 / 4)

小說:三體全集 作者:片片

宏觀世界,也無法接收我們的指令。”

“可我們最終是要讓它恢復為一個微觀粒子的。”

“是的,但那要等到智子二號、三號和四號建成。一個以上的智子,能夠透過某些量子效應,構成一個感知宏觀世界的系統。舉個例子:假設一個原子核內部有兩個質子,它們相互之間會遵循一定的運動規則,比如自旋,可能兩個質子的自旋方向必須是相反的。當這兩個質子被從原子核中拆開,不管它們相互之間分離到多大距離,這個規則依然有效;改變其中一個質子的自旋方向,另一個的自旋方向也必然立刻做出相應的改變。當這兩個質子都被建造成智子的話,它們之間就會以這種效應為基礎,構成一個相互感應的整體,多個智子則可以構成一個感應陣列,這個陣列的尺度可以達到任意大小,可以接收所有頻段的電磁波,也就可以感知宏觀世界了。當然,構成智子陣列的量子效應是極其複雜的,我這種說明只是個比喻而已。”

其後三個質子的二維展開都是一次成功,每個智子的建造時間也只有—號的一半。智子二號、三號和四號建成後,四個智子構成的量子感應陣列也順利建立。

元首和全體執政官再次來到了巨擺紀念碑下。在它們上方,懸浮著四個已經縮至六維的智子,在每個晶瑩的鏡面球體衝,都各自映出了一輪正在升起的太陽,不由讓人想起那些曾出現在太空中的三維體眼睛。

智子陣列,連續維度收縮至十一維。

指令發出後,四個鏡面球體消失了。科學執政官說:“元首,智子一號和二號將飛向地球,憑藉著存貯在微觀電路中龐大的知識庫、智子對空間的性質瞭如指掌,它們可以從真空中汲取能量,在極短的時間內變成高能粒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航行。這看起來違反能量守恆定律,智子是從真空結構中‘借’用能量,但歸還遙遙無期,要等到質於衰變之時,而那時離宇宙末日也不遠了。

“兩個智子到達地球后,第一個任務就是定位人類用於物理學研究的高能加速器,然啟潛伏於其中。在地球文明的科學水平上,對物質深層結構研究所採用的基本方法,就是用經過加速的高能粒子撞擊選定的靶標粒子,當靶標粒子被撞碎後,對結果進行分析,以圖找出反映物質深層結構的資訊。在實際的實驗中,是用含有靶標粒子的物質作為撞擊目標,物質的內部幾乎全是空的,如果一個原子有一座劇院那麼大,原子核則只是懸浮在劇院中的一個核桃。所以,成功的撞擊是十分罕見的,往往在大量的高能粒子長時間襲擊靶標材料後才發生一次,這種試驗就像是從夏天的一場暴雨中,找出顏色稍有不同的一個雨點。

“這就給了智子一個機會,使它可以代替靶標粒子去接受撞擊。由於它具有很高的智慧,透過量子感應陣列,它們能在極短的時間內精確判斷轟擊粒子的軌跡,然後移動到適當的位置。所以,對智子撞擊的成功率,是對普通靶標粒子的上億倍。當智子被撞擊後,它就會有意給出錯誤和混亂的結果,即使偶爾有對預定靶標粒子正確的撞擊發生,地球物理學家們也不可能將正確的結果從一大堆錯誤結果中分辨出來。”

“這樣,智子不是也被消耗了嗎?”軍事執政官問。

“不會的,質子已經是組成物質的基本結構,與一般的宏觀物質是有本質區別的,它能夠被擊碎,但不可能被消滅。事實上,當一個智子被擊碎成幾部分後,就產生了幾個智子,而且它們之仍存在著牢固的量子聯絡。就像你切斷—根磁鐵,卻得到了兩根磁鐵一樣。雖然每個碎片智子的功能會大大低於原來的整體智子,但在修復軟體的指揮下,各個碎片能迅速靠攏,重新組合成—個與撞擊前一模一樣的整體智子。這個過程是在撞擊發生後,碎片智子在高能加速器氣泡室或乳膠感光片上顯示出錯誤結果後完成的,只需百分萬之一秒。”

又有人問:“是否存在這種可能:地球人用某種方法將智子識別出來,然後用一個強電磁場將其捕獲,並禁錮起來?質子是帶正電荷的。”

“這更不可能了。要識別出智子,就需到人類在物質深層結構研究上的突破,但高能加速器都變成了一堆廢鐵,這種研究又如何進行呢?獵人的眼睛已經先被他要射的獵物抓瞎了。”

“地球人還有一個笨辦法,”工業執政官說,“他們可以建造大量的加速器,超過我們建造智子的速度,那麼,地球上總有某臺加速器中沒有智子潛伏,會得到正確的結果。”

“這是智子計劃中最有趣的一點!”這個問題使科學執政官興奮起來,“工業執政官先生,您不必擔心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