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只是我意識中的一種感覺,實際上山洞依舊漆黑一片。
對方的眼睛漆黑,深邃,就好像金山後面的那口水潭,深不見底。
“活佛是如何知道我會來這裡的?”我忍不住問出心中的疑問,之前那位連山大師能夠知道是因為他精通連山易,可活佛鎖擅長的似乎並非這一點。
“重要嗎?正如你這一路走來,你認為結果重要還是過程重要?”聖活佛並未回答我的話,反而問了一句。
“都重要。”我幾乎想也不想的就回答,在我眼裡,過程是必須的經歷,但結果更是我想要追尋的。
“如果只能選一樣呢?”聖活佛繼續問道。
“可我卻兩樣都要。”我搖搖頭,堅定地說道。
第436章洞中悟道
對於我的答案,聖活佛只是輕輕笑了一下,似乎早有預料,似乎並不覺得有什麼,而事實上,這個答案也是我拷問本心之後得到的答案。
有的人喜歡過程,有的人喜歡結果,但對我而言,過程跟結果同樣重要,一件事情沒有過程就沒有結果,而光有結果,少了過程,同樣是一種缺憾。
正如我這一路走來,跟小嬋相處的點點滴滴,這是一份足以讓我珍藏的記憶,但我同樣希望結果是小嬋能夠活下來。
“世間事,若事事如意,又何來遺憾?”活佛輕聲說道。
“可若事事不如意,光有遺憾何用?”我再度反駁,這並非對活佛的不敬,只是在闡述一種思想,一種觀念。
人跟人的思想不同,觀念不一致是很正常的事情,連佛教都分為大乘,小乘,禪宗密宗,如果只知道一味附和,反而會失掉自己的本心。
“若那位小姑娘並非得了絕症,你還會耽誤自己的時間,帶她一路西行嗎?”活佛突然問道,顯然他對我這一路不說盡數了然,但顯然該知道的都已經知道。
“不會。”我沒有多想,徑直回答,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如果小嬋的什麼並非只剩下一個月,我絕對不會動惻隱之心。
“如果那位小姑娘換成一個面相醜陋的男子,你還會願意帶他嗎?”活佛繼續問道。
“不會!”這次我稍微猶豫了一下,似乎在考慮這件事情的可能性,但結果,我卻無法欺騙自己,小嬋漂亮可愛的樣子的確佔據了很大的優勢。
如果真的換成活佛所說的那樣,恐怕就算我同情,也不會真的帶他西行,畢竟萍水相逢,救他的本分,而不是義務,更何況還耽誤自己的修行。
“一切外貌皆是臭皮囊,慈悲應人人平等。”活佛搖搖頭,似乎並不認可我的觀點。
“或許在活佛眼裡只有生命,但我卻還沒有達到這個境界,而且也不想達到這種境界,我覺得當一個普通人就好,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性格,會歡喜,會悲痛,如此才會是一個人,一段完整的人生。”
“我不是聖人,做不到天下人皆人,天下事皆事,也做不到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在我看來,聖人所謂的仁只是他自己的仁,而不是所有人的仁,又憑什麼把聖人的思想強加到所有人的身上?”
我站在活佛面前,毫無膽怯,侃侃而談,盡情的將我內心的想法說出來,在這位活了幾世的活佛眼中,隱瞞或者說謊都只是一種笑話。
而我跟活佛的這幾句對話,與其說針鋒相對,倒不如說我是在闡述我心中的道。
“當年有人為了天下蒼生,毅然捨棄自己的生命,如果換成是你,你會如何選擇?為蒼生死,還是為自己活?”活佛似乎並不在意我的答案,只是一味的問著問題。
“不知道。”我微微沉吟,正如那場抗戰中,多少人慷然赴死,是他們不想活了?恐怕更多的還是因為心中的一種執念,為了所謂的理想,或者目標去奮鬥,有大義在,也有小義存。
沒有生活在那種年代的人很難體會到那種思想的碰撞,更不會理解他們的理想跟目標。
我知道活佛說的是當年那場天地大劫,按照老道所說,當年犧牲了太多人,而這些人全都是近乎自殺的方式,才守住了天地最後的安寧。
他們是一群無名英雄,守護了天地,但卻註定不會被世人知曉。
如果我生活在當時,或許會這麼做,也或許會苟延殘喘,如果只是一種單純的假設,我很難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
“如果將來有一天,為了你所守護的人,為了這方天地,億萬生命,你會去犧牲自己嗎?”活佛突然問道。
在活佛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