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儘管一直未斷,但卻難有真正的大發展,更多的是披著一層儒家的皮,行各種苟且之事。
而這個世界上也終究沒有至公至誠之人,哪怕聖人也不例外,所以即便你能夠統一天下,卻無法統一人心,無法統一思想,人只要活著,就會有各種慾望,畢竟就算再偉大,也有腐朽的時候,與其一家獨大,不如百家爭鳴。
“在古代,想要成為一名大儒,首先要做的便是精通六藝,這六藝也叫儒學六經,分別是《易》《書》《詩》《禮》《樂》《春秋》,這道門後面便是六經學習之地,只有將六經全部理解貫通之後,才會出現第二道考驗,一共則是三道考驗,但是卻無人知道第二道,第三道考驗是什麼,因為這一關已經攔住了所有人的去路。”
“這六經很難?”我皺了皺眉頭,本能的感覺這所謂六經,肯定沒有我想的那麼簡單,這六經流傳這麼多年,各種註解的版本都有,無論是玄素大師的智慧,跟記憶力,還是以前進來那些人,絕對都能倒背如流,可即便這樣,卻仍舊沒有人透過第一道考驗,也難怪後人來會選擇更加危險的硬闖。
因為考驗你根本看不到成功的希望,反倒是強闖,雖然有危險,但最起碼也能夠有所收穫。
“道友隨我進去便知。”玄素大師微微一笑,並未回答我的問題,而是直接推開石門進入。
石門之後居然散發著淡淡的白光,等我進去之後,很快便確定了這光的來源,只見才頭頂四周,鑲嵌了至少也有幾十顆夜明珠,無一不是精品珍寶,如果拿出去,絕對能夠引起轟動。
裡面並不是很大,只有一百多平方米,不過卻有六座高臺,每一座高臺都有一根柱子直通頂端,石柱之上分別刻著,易、書、詩、禮、樂、春秋。
顯然那六座高臺便是考驗之地,也是學習之地,只有全部透過之後,才能進入第二道考驗。
當初那幾位大儒,建造這裡,顯然是煞費苦心,一切都以傳承儒家為目的,而想要成為一名真正的大儒,這《六經》卻是必不可少的。
尤其是儒家跟別家不一樣,真正的大儒,一身浩然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