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向大王請援軍相助,大王卻不發兵,致令今日山河淪喪,百姓受苦。吳王只得
請以軍馬暫避,非為己身,實為百姓也。且大王今逢漢朝天子,吳王亦是敕封王
爵,正當攜手匡扶朝廷。望大王心懷大義,切莫為小人所惑。”曹操聞他說得有
理,呵呵笑道:“大夫此言,深得孤心也。”遂教先引顧雍去驛館休息。自己與
謀士們商議一夜,次日作書,回覆顧雍道:“大夫此去,可傳孤意:劉備自封王
爵,妄伐諸侯,天子降詔討之;吳王忠勇,與賊屢次激戰,可約束隨身本部,先
渡江到壽春整頓;至於陸遜在夷道軍馬,可令其扼住劉備咽喉,待孤大軍到時,
裡應外合,一舉破劉備也。”顧雍拜謝。曹操又取出天子詔書,卻封孫權兼領豫
州牧,張昭為揚州牧,陸遜為益州牧,其餘眾官,各自封官加爵。只教孫權快快
來壽春。
顧雍回到柴桑,見過孫權,說了曹操意思。孫權初時尚且有些欣慰,及至出
朝堂之門,看到一片江南風光,感慨萬千,不由大哭。張昭道:“大王切莫過於
悲傷。歸附朝廷,亦非愧也。”一邊孫韶冷笑道:“張大人得了揚州牧的大大官
位,自然是無愧了。”張昭聞之,卻不動氣,微微笑道:“老夫有愧無愧,天地
自鑑,似也不須小將軍評說。”轉勸孫權:“當快快準備,遲則賊軍逼近矣。”
孫權遂教顧雍收拾柴桑人馬眷屬,整頓船隻車馬,預備渡江。教孫匡、孫輔、孫
韶引軍馬防備梁山軍進襲。一面派程秉帶了吳王手旨,便服飛馬,往西去夷道,
報知陸遜此情,教他整頓軍馬,以預備助曹操破劉。
不二日,整備完畢。孫權引眾官出柴桑城,將士官吏,眷屬從人,數萬人各
登船隻,預備北渡。眾官眼見得江東基業,今日拋下,無不潸然淚下。數十里間,
哭聲不絕。忽有報諸葛瑾大夫自縊於館中,其子諸葛恪不知去向。孫權嘆道:
“子瑜至死,忠心為我,孤之過也。”回看眾官,卻不見了張昭。急急教人去尋,
回報說張大人端坐館驛,不肯動身。只說:“我勸大王歸附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