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百官聽完了,他們自然又讚不絕口,
更有人主動提議:“皇上,蔣大人和姚大人一心為國,如今可是立了大功,朝廷必須重賞他們才行啊,”
這個人自然是這些日子和蔣知府姚知縣兩個人交往甚密的人之一了,
蔣知府連忙擺手:“不用了不用了,我們之所以這麼做,完全是想讓我日月王朝繼續發展壯大,也好震懾外敵,只要能達成所願,我們就心滿意足,其他的我們根本不奢望,”
“那怎麼行,這麼大的功勞,不獎賞你們如何說得過去,須知幾十年前,鎮西大將軍夫人鑽研出來了一個番?,太宗可是直接封了鎮西大將軍為鎮西王,”
果然,有人把李二祖上的事情翻出來了,
下頭附和聲不斷,
上頭的皇帝卻依然一臉鎮定,等到下頭的聲音又變小了,他才又慢慢開口:“諸位愛卿說得對,種出土芋,這是大功一件,必須重賞,不過,在重賞之前,朕這裡還有一份東西,諸位愛卿不妨先聽完這個再下論斷不遲,”
這話什麼意思,
皇帝這話出來,就叫不少人心跳都漏了一拍,尤其剛才上躥下跳幫蔣知府兩個人邀功請賞的人都心裡一個激靈,一股冷意莫名其妙的從背後氾濫開去,
皇帝話落,一旁的太監就已經展開了一張紙,當眾尖聲尖氣的唸了起來:“吾,蘇全,兩江人士,寒窗苦讀十年,三年前科舉入仕,幸得朝廷青眼,得以赴秦安縣為縣令,然因年幼孤苦,如今為官一方,卻驕奢淫逸,無法自拔,眼見清水知縣得土芋,於是遣人前去盜取土芋種兩筐,私下種植,妄圖與清水縣姚知縣搶奪功勞,今東窗事發,蘇全認罪,甘願伏法,”
太監的聲音在大殿上空傳揚開去,就叫殿內的氣氛陡然降到了冰點,
乍然聽到太監當眾念出了這封認罪狀,蔣知府和姚知縣兩個人都是一驚,不過馬上他們想到:這是皇帝對蘇全的所作所為感到十分的憤怒,所以打算當眾懲戒此人,
那可真是太好了,
說起來,這裡頭必定也有吏部尚書從中幫助,本來以為他幫忙悄悄把蘇全給處理了就已經夠給自己面子了,卻沒想到他竟然這麼熱心,還把這事告訴了皇上,叫皇上當眾來幫他們出頭,
雖說一開始還有一點心虛,不過馬上,他們就更得意了只要當眾把蘇全的罪名給定下了,那他就死定了,以後誰都別指望翻案了,
吏部尚書真不愧是吏部尚書,這手段可真夠毒辣的,
兩個人都不約而同的對吏部尚書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結果誰曾想,吏部尚書竟是看都不看他們一眼,他直挺挺的站在那裡,目光直直的看著上頭的皇帝,似乎眼裡根本就沒有他們一般,
兩個人心裡就不高興了,
裝吧你就,我看你能裝多久,他們心裡暗說,
只是,慢慢的他們開始發現事情的發展越來越超出他們的想象了,
太監唸完了認罪狀,一個臣子立即站了出來:“皇上,臣以為,這個案子有問題,還請吏部發回重審,”
“是啊,這個案子絕對有問題,蘇大人他不可能做這種事,”
蘇大人,蘇大人……怎麼這裡的人都認識蘇大人,張
蔣知府和姚知縣兩個人彷彿被兜頭潑下來一桶冷水,他們突然彷彿置身冰窖,
這事怎麼一回事,到底怎麼一回事,他們環顧四周,卻發現剛才還對他們熱情異常的文武百官全都往旁褪去,也都躲避著他們的視線這是和他們劃清界限的標誌,
到底發生什麼事了,他們一頭霧水,最終只能將目光投向了這些日子一直在提點他們、帶著他們四處遊走結交達官顯貴的張家人身上,
自家和這兩個人的關係那是斬不斷的,張大人是想避也避不開,
無奈,他只能上前一步:“皇上,敢問這個秦安縣縣令蘇全,可就是鎮西王妃之胞弟、威武將軍之胞兄,蘇全,”
☆、第622章 一點一點承認真相
我的天,
聽到這話,蔣知府和姚知縣兩個人都不約而同的打了個大大的寒戰,
“這個蘇全,他他他……他竟然和鎮西王妃有關係,”姚知縣結結巴巴的問,
這就難怪那次他們去拜訪鎮西王的時候,鎮西王妃對他們那麼不理不睬了,還有後來鎮西王說的那句話,現在也有了解釋,
他連忙轉身看著蔣知府:“姐夫,現在該怎麼辦,”
蔣知府也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