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刻了字,我們家三爺刻的是思字,二伯那串佛珠刻得是行字。小璐,你瞧,這上頭還有個行字。”
徐璐接過佛珠,仔細瞧了瞧,果然,沉香木製的佛珠上頭,用顏體刻了個行字,很是清晰。她目光好奇地看著顧芸兒,沈任行的佛珠怎會出現在顧芸兒手上呢?聽顧芸兒的語氣,她應該還與沈任行認識。
路玲玲把玩著佛珠,盯著顧芸兒,又繼續道:“三年前,公爹去世,沈家人扶靈回鄉,我因懷有身孕,並未前去。原本沈家子弟都要回鄉守孝,只因朝廷離不開二伯,二伯奪情起復,不過回京後,他又向老太太要了串佛珠。他原來那串佛珠在回京路上掉了。我們也都信以為真,想不到,倒是讓三小姐撿到了。”
徐璐目光在那串佛珠與顧芸兒臉上來回掃視,沉思著,佛珠不是掉了,而是給了顧芸兒吧,就是不知當時沈任行是抱著何心思把佛珠交給顧芸兒的。
顧芸兒垂眉,輕聲道:“這是沈大人的佛珠,是他親手交給我的。沈大人還對我承諾,有朝一日,我若是有求於他,就拿著這佛珠找他。”
她抬頭看著路玲玲,目光清亮,“三夫人,您也聽說了最近發生在顧家的事吧,別的我也不多說了,如今芸兒確是有求於沈大人。”她眼裡閃過屈辱和怨恨,但很快就消失不見,又變得堅強起來,“五嬸也是知道的,我母親沒了,父親性子又軟弱,若非繼母剛強,說不定早就被祖母拿捏住了。如今我們三房總算與顧家分了家,我也不想讓父親因為孝道繼續受制於顧家。這才藉此機會讓父親脫離顧家的挾制。”
她頓了下,又繼續道:“芸兒別無所求,只求沈大人在仕途上稍微照拂我父親,不讓他繼續受顧家牽制。”
顧芸兒的父親在戶部任六品文選清吏司,監管通州糧倉。顧煜文還有這身官皮在,卻仍然保不住自己的女兒受人欺辱,想來顧煜文確實是個軟弱的。
沈任行堂堂閣老,又是戶部尚書,照佛顧煜文還是不在話下,顧芸兒倒是求對了人,只是,沈任行這樣一個狡猾多變誠府深厚之人,會看在一串佛珠的份上,就照拂顧煜文?
是顧芸兒太過自信,還是與沈閣老當真有不俗的交情?
沈閣老堂堂朝廷二品大員,顧芸兒又是深閨千金,徐璐想破腦袋,都沒法子把他們的相識安在純友情上頭。
路玲玲神色變幻莫測,她把玩著佛珠,輕聲道:“三小姐,我二伯這人性子看似溫和,但實際上,骨子裡再是冷血不過了。你真的以為,光憑這串佛珠,就可以讓我二伯如你如願?”
顧芸兒沉默了下,說:“我與沈大人只有一面之緣。不過我相信,沈大人是個信守承諾之人。”她也知道路玲玲的心思,目光坦然:“三夫人請放心,我與沈大人之間真沒什麼的,不過是當年在宣府的時候,幫了沈大人一個小忙。”
一個小忙,會讓沈任行把相當於信物的佛珠送給她?
徐璐不怎麼相信,還有顧芸兒一個閨閣千金,三年多前也才十二三歲吧,她一個小姑娘,如何有機會幫到堂堂朝廷大員?
當然,儘管不怎麼相信,但徐璐堅信,這世上什麼事兒都有可能發生,她相信顧芸兒沒有騙她,當年是真的幫助過沈任行。如今顧芸兒走投無路之下……也算不得走投無路,只是讓顧家如此作賤,忍無可忍之下,忿然反擊罷了。
顧芸兒的反擊也頗為理智,只是讓沈閣老照拂父親顧煜文,只要顧煜文仕途順利,再結合顧家的踩低爬高,這樣的報復倒是別開生面。
路玲玲腦子裡過濾無數遍心思,最終化為一句最精簡的話,“你既然認識我家二伯,三小姐為何不自己去找她?”
顧芸兒說:“我一個未婚女子,又是這般名聲……”
路玲玲心頭憐惜,說:“好,我就答應你,親自把佛珠交到二伯手上,至於二伯能否相幫,可就非我之力了。”
顧芸兒點頭,又福了身子,“多謝三夫人。三夫人能幫我這個忙,芸兒已感激不盡。至於其他,芸兒也沒有想太多……純當賭一把吧。”
路纖纖心頭憐惜,又拉了她坐了下來,握著她的手:“可憐的孩子,小小年紀,連自己父親的事兒都要操心。他一個大男人,你操這麼多心做甚?難道就不操心你自己的事?”
顧芸兒說:“我現在名聲都臭成這樣了,也不打算在本地嫁人。等把爹爹的事兒安排好,我就去我外祖家。相信祖母會憐惜我的。”
路纖纖雙眼一亮:“這倒也是呢,你外祖母一向疼你。肯定不讓你受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