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太太又勸了一陣無果後,又見這二人不像在說場而話,這才放下心來,又叮囑了上菜的丫鬟仔細服侍外,這才告罪離去。
張太太走後,蔣奶奶不時觀察王氏母女,捂著唇對徐璐道:“長這麼大,我還是頭一回長見識了。”
徐璐笑道:“世間之大,果真無奇不有。”
蔣夫人笑著說:“王梓明真可憐,怎麼就出了這麼個老孃和妹子呢?”
與徐璐同桌的都是身份不高的,能與這些帝都權利頂端的貴人同一桌吃飯,幾個人差點連筷子都握不穩了。為了能與徐璐蔣夫人搭上話,紛紛倒了王氏母女不少魯鮮為人知的事來。
原來,王李氏出身普通,不過人家運氣好,生了個厲害的兒子王梓明。王梓明是靠科舉改變人生的,但王李氏為了供兒子讀書,早些年著實吃了不少苦頭,王梓明運氣著實好,傾家蕩產考中科舉後,一直供他讀書的未婚妻卻忽發急病沒了。王梓明就娶了前國子監祭酒之女,靠著岳父的人脈,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以及自身帶來的運氣,一路坐到布政使的位置。只是妻子卻難產而亡,只留下一個兒子。之後又繼娶了現任的妻子,劉氏。劉氏出自江南,有皇商之稱的劉氏商號。
劉氏是劉家嫡女,身為皇商,在朝中自然也是有不低的人脈,劉氏的嫁妝也豐厚。
一位丈夫是禮部郎中的太太說:“……這劉氏當年可是帶了二十萬兩銀子的陪嫁,不可謂不風光。可自嫁進王家後,一年到頭卻連爺們的面都不能見上幾回,真可憐。”
很快就有人問原因。
丈夫同樣是禮部官員的太太就說:“還能有什麼原因?自古有兩不娶三不嫁,無恃長女不娶,寡婦兒子不嫁。也不是我瞧不起寡婦,而是這寡婦沒了男人,就把兒子看得賊緊。總覺得媳婦就是來她搶她兒子的,她能給媳婦好臉麼?你們沒有發現那劉氏,也才二十來歲的年紀,就像三十歲的人麼?”
眾人扭頭看了劉氏,下意識地點頭附和。
“劉氏也挺可憐就是了。嫁到王家五年了,連一兒半女都不曾留下,倒是庶子庶女一大堆,這王李氏磋磨起媳婦來,可真夠狠的,偏又還讓人有苦說不出。”
徐璐暗忖:該不會又一個得了戀子病的老太太吧?
“這老太太這般磋磨劉氏,王大人就不過問了?”
“唉,王大人是個孝子嘛。”這話說得很不以為然。
……
吃了飯下了桌後,客人們有的去看戲,也有的去偏廳打馬吊,也有坐在園子裡另外設座乘涼休息。徐璐也隨大流去聽戲去了。
蔣夫人決定,與其跑去巴結王李氏那種不知所謂的人,還不如與徐璐走近些。儘管以她的身份,巴接徐璐一個小年輕有失身份,但總比與王李氏那樣的人打交道又強上不少。
更何況,這位凌少夫人,也沒什麼架子,為人也確實不錯的。
而徐璐也認為與工部尚書夫人交好,對凌家也並非壞事。雙方都存了心思相交,倒也其樂事融融。
顧芸兒後來也坐到徐璐這邊來,她與蔣夫人含笑致意,然後對徐璐低笑道:“不簡單呀,姐姐剛才那一手,可真讓王李氏母女丟臉丟到姥姥家了。”
徐璐說:“怎會呢?丟臉的應該是我和蔣夫人才是。”
周圍看戲的人也面帶笑意地看著徐璐。剛才在餐廳裡發生的事兒,她們大都已知道,對王李氏不屑的同時,也很佩服徐璐蔣夫人高明刁鑽的還擊本事。
顧芸兒笑道:“可惜三弟妹沒有跟來,白白錯過一場好戲。”
徐璐就問路玲玲為何沒有來。
顧芸兒說:“姐姐也知道,三弟妹是大夫,每日來找她看病的人如過江之鯽。一個月怕有二十天都不在家。今兒個也是臨時被請去給別的夫人看病了。”
“是什麼人生病了?”
“姐姐猜猜。”
徐璐搖頭,“這種費腦子的事兒,還是不要為難我了吧。”
顧芸兒就低聲說道:“是威國公夫人。”
徐璐驚訝:“顧夫人生病了?”
自從威國公顧遠山被聖上責令閉門思過三年後,威國公府顧家的聲譽更是一落千丈。徐璐都有好久不曾聽說過顧家的動向了。
顧芸兒說:“我也不甚清楚,反正顧家大兒媳婦接連來了幾回,三弟妹實在不好拒絕,這才去的。”
路玲玲的醫術很是了得,尤其她又是女子,女人也有不少婦科方面的毛病,男女大妨的年代,得了婦科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