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防護巡洋艦已經過時,有什麼依據?”威廉淡淡的說著,言語中已經有了一絲不滿的味道。自從俾斯麥下臺以來,已經沒有人再敢在他面前用這種斬釘截鐵、不容置疑的語氣對他說話,更何況這番話的論點連他這個準專業人士都聽不懂!
清英語速放緩,但仍舊用堅定不移的語氣對威廉道:“回稟父親,英法列強建造防護巡洋艦是他們的事,並不代表著我德意志也要跟在他們身後一同建造這種戰艦。防護巡洋艦在當下,的的確確已經是屬於過時的產物,如果建造5艘這樣的戰艦的話,完全就是在浪費德意志寶貴的造艦經費。今年的造艦預算中,戰列艦隻佔了2100萬馬克,另外5400萬馬克全部都是巡洋艦的預算;這麼大一筆費用,用於建造這種防護巡洋艦,實在太可惜了!”
威廉甕聲道:“那你說,防護巡洋艦究竟有哪些過時的缺陷?”
面對威廉的質問,清英沒有任何的退卻;對於德國海軍此次的這一錯誤決定,他是一定要糾正過來的。調整了一番思路之後,清英隨即開口道:“這些rì子,我仔細的理了一遍海軍戰艦的發展歷史,而防護巡洋艦落伍的原因,就要從它興起的歷史背景來說起了。”
“在海上交戰中,每一艘戰艦都離不開兩個要素,其一是大炮,其二則是護甲。強力的大炮能用於快速摧毀敵方戰艦,優秀的裝甲則可讓自己在對方的炮火下儲存戰力。大炮和裝甲這對長矛盾牌間的爭鬥,貫穿了以往三百多年的海戰歷史,而防護巡洋艦就是在這2者之間的鬥爭中所催生出來的,具有特定時代氣息和技術限制的特定產物。”清英凝神低語,將整個前因後果都對威廉詳細道來。
PS:由於作者是BB黨,故而本文會偏重海軍一些;透過循序漸進的腳步,打造出一支完全不同於史實的公海艦隊。
第74章綢繆未雨
時間進入19世紀後半葉來,隨著冶金技術的不斷發展,戰艦的火炮系統隨之發生改變:沉重巨大的炮臺取代了風帆時代舷側列裝的炮位,其火炮的穿甲能力也得到了飛躍式的提升。當時,主力鐵甲艦級別的海軍艦炮炮彈,能在千米距離上輕易穿透厚度超過400毫米的熟鐵裝甲;而即便是口徑次一些的小型火炮,也能對150毫米裝甲之後的物體造成有效打擊。因此,如果一艘戰艦要想防禦大炮對舷側的直接轟擊的話,則需在水線佈置一道極其厚重的垂直裝甲。大型鐵甲艦由於體型壯碩、噸位巨大,尚且有能力騰出重量,在相對並不顯得很長的水線來安裝這些厚重的裝甲;而巡洋艦本身噸位又小,水線又長,根本沒有條件像戰列艦一樣鋪設這道裝甲。在這種情況下,設計師們在巡洋艦上的選擇只有一個,那就是被迫放棄對火炮的直接防護。
儘管由於火炮的穿甲能力太強,使得設計師們在巡洋艦上被迫放棄了水線裝甲,但從某種角度上來說,設計師們的這種在被逼無奈之後所做出的妥協,卻的確是最適合當時海戰的選擇。由於技術所限,當時的海軍艦用武器都是老式的架退式火炮,shè速極為緩慢:就算是100毫米以下的小口徑火炮,其shè速也需要2分鐘才能發shè一發,口徑越大shè速越慢,義大利海軍所裝備的457毫米大炮更是要半個小時才能完成裝填。以這種孱弱的初始火力密度乘以機率,使得炮彈擊中水線的數學期望小的可憐。
除此之外,炮彈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當時的穿甲彈大都只是實心彈,只有穿透之力而無爆炸之功。在這些情況的綜合作用下,設計師們退而求其次,在戰艦的船體內部佈置了一道傾斜式間接防禦護甲,防護巡洋艦便華麗的應運而生了。垂直裝甲的廢棄,節省了大量的噸位,這部分重量用在武器和動力上,可以極大提升戰艦的火力和速度。而在犧牲掉的防護上,由於架退式火炮shè速緩慢,一場戰鬥下來,水線部位也被命中不了什麼炮彈;即便是人品大喪失被炮彈命中,也僅僅是在水線穿了一個洞而已,後面那道高出水線的穹甲足夠將那一點點的進水擋在核心艙之外。這種事半功倍的設計,很快便在世界各國流行開來,英法美俄意奧都開始建造自己的新式防護巡洋艦;在這種世界風靡的大背景下,就連德國也不甘寂寞,造了一艘“奧古斯塔皇后”號來擺擺譜。一時間各種防護巡洋艦如雨後chūn筍一般迅速出現,成為列強海軍的新寵兒。
然而,隨著技術的發展,時至1895年,防護巡洋艦所賴以生存的技術前提,已經全部不復存在了。
在火炮上,隨著新式管退式火炮和無煙火藥的發展,使得火炮的shè速有了至少是10倍的提升: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