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2 / 4)

怖的暴兵速度。憑藉作為穿越者的自己在海軍領域所能創造出的先手優勢,清英甚至覺得提爾皮茨的風險艦隊將很有可能會成功實施:德國公海艦隊將成為一支英國海軍在各個方面都難以壓倒的對手,而英國將在恐懼的陰影中謀求聯合。

而在陸軍方面,這架由貴族軍官團所掌控、在歐洲原本就兇名赫赫的普魯士暴力機器,在清英所帶來的裝備強化下,其戰鬥力更是有了扶搖直上的飛躍革新。大量仿mg…08和麥德森的輕重機槍被德國軍工企業生產出來,如潮水一般轟然湧入了普魯士及帝國各邦國的軍隊之中;新型60毫米迫擊炮更是在軍隊中引發了一陣狂烈的熱潮,其輕便可靠、威力巨大的優越效能為無數部隊所爭相列裝。機槍和迫擊炮的大量湧入,使得整個德國陸軍的作戰編制都產生了一定的變化,專門使用它們的小型團體被建立起來,以獨立的排和連的形式填充到軍團之中。對於這一現象,清英心中頗感欣慰;如果每個德國步兵營在開戰之時都能有一個機槍連和一個迫擊炮連的話,那麼無論面對何種情形都能應對裕加了!

在戰略上,清英也已經在歷史的基礎上做了很大程度的改良。透過中東鐵路的修築和美味畫餅的提出,奧斯曼帝國和義大利這兩個德國潛在的盟友,都表現出了比歷史上對同盟國更加熱切的態度。透過中東鐵路的修建,德國不僅獲得了奧斯曼帝國核心動脈的控制權,更可透過這一條鐵路線進行貿易掠奪、將自己的勢力和影響以各種方式向四周發散,繼而逐步掌控這個奄奄一息的國度。只要這片“德意志的印度”和牆頭草義大利能夠站在德國這一邊,那麼他們對地中海芒刺在背式的威脅無疑將極大削弱協約國的戰爭能力,為德國在正面戰爭中創造出更加有利的態勢。而在對英法俄的中歐正面戰線,英法協約的推遲建立和俄國在遠東戰爭的極大削弱,都賦予了德國比歷史上更加廣闊的戰略空間:前者關於英國遠征軍馳援大陸的商議扯皮將較歷史更加遷延推諉,後者則是國力大墮,在東線戰場上對德國也再難造成什麼威脅。

唯一讓清英感到有些棘手的,便是德軍在下一場戰爭中所要採取的陸地策略。擔任陸軍總參謀長的施利芬始終堅持他那份從低地國家覆滅法國的作戰計劃,認為那才是德國在未來戰爭中的唯一出路。經過半年多的謀劃之後,一份詳實的作戰方案被制定出來;施利芬懷揣著這份檔案,而後滿懷信心地出現在了威廉的面前。

第239章施利芬的逆襲

德意志帝國,柏林,皇宮。

寬敞明亮的德皇書房裡,一張極為精細西歐地形圖已然在牆壁上掛了起來;在這幅巨大的地圖之上,山川湖泊、城鎮村莊、道路橋樑等等涉及到具體行軍的因素一應俱全,宛若從高空俯瞰的gps衛星地圖一般。象徵著德軍進攻路線的灰色箭頭密如群蟻,密密麻麻地佈滿了荷蘭南部、比利時全境和法國北部的每一個角落,就連每一支部隊的人數,在這張圖上都做出了精確的預估。

清英看著這張宛若自鳴鐘一般精密的作戰地圖方案,心中震撼莫名,久久難言。儘管他知道德國總參謀部的參謀軍官們是這個世界上最頂尖的存在,其高效而縝密的特性在歷次戰爭中都表現得淋漓盡致;然而那畢竟是隔行如隔山一般的管中窺豹,對純軍事領域中細化到具體的制定步驟缺乏直觀的認識。此番見識到這張作戰地圖,清英終於明白為什麼德軍能在1870年、1914年和1940年以近乎無敵的姿態高歌猛進,所向披靡了;在戰爭前期的謀劃上,德國總參謀部已經達到了一個登峰造極的高度!

見到清英滿臉都是驚歎與震撼的神色,一身戎裝的施利芬嘴角勾起,臉上露出了一絲得意的笑意。自從清英對這個借道低地國家覆滅法國的設想提出質疑之後,施利芬在此後半年多的時間裡都在不停的完善著這個計劃;總參謀部的全體人員盡數參與其中,在地形核實、戰鬥推演等各個方面做了反覆的確認。此刻的施利芬計劃,才是真正從戰略構想細化成為了切實可行的方案;一旦它能夠付諸實施。整個世界都將為之震顫!

“我的伯爵。這就是你的那份六星期打敗法國的作戰方案了麼?”半晌之後。威廉方才回過神來,用帶著一絲讚歎的語氣開口問道。

施利芬點頭道:“正是。總參謀部經過半年多的工作,將我提出的框架加以細化完善,於是便變成了陛下現在所看到的這番畫面。值得興奮的是,這份方案的實施風險,比我之前所預計的還有了大幅度的減緩。”

“根據我們的調查,目前法國軍中所裝備的火炮絕大多數都是75毫米及以下口徑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