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裝甲。
如果換做德弗林格爾級或是凱撒級,這一地區的裝甲厚度有50毫米;在來襲炮彈經過海水阻攔已大幅失速的情況下,說不定還有將其抵禦的機會。然而這艘戰巡卻是1904年開工的老艦,在實現25節航速之後已經沒有足夠的重量來鋪設裝甲。本來相比於到了獅級仍然是水下裸防的英國戰巡,莫里茨號的這道用於吸收魚雷爆炸衝擊的高彈性勻質鋼已是頗為良心,但面對這發機率極其低下的水中炮彈,也只能是被其撕碎穿透的命運。而一直隱忍不發的炮彈引信,可此也終於是不堪連續碰撞的挑逗,在炮彈彈體刺破裝甲、飛進敵艦彈藥庫的那一瞬間,狠狠前出頂上了前端重達11。9kg的烈性炸藥!
“轟隆!”驚天巨響,排水量18250噸的莫里茨號的艦尾猛然衝湧出一片比太陽還要絢麗刺目的極致紅光;無盡濃煙隨之騰昇而起,湧過了後部煙囪,吞沒了前部艦橋,而後是錨鏈、艦艏。各種碎片暴風驟雨般的從那一片煙塵火雨中飛射而出,附近海面上所激起的水花瞬間形如根刺盡立的豪豬。當狂烈的海風將一切硝煙都吹盡的時候,人們赫然看見那艘德國戰巡的艦尾已經整個消失,艦艏則與海平面處於泰坦尼克號沉沒時的垂直,並正以天塌地陷之勢,向海中無可挽回的崩潰沉沒!
“敵艦爆炸!光榮的皇家海軍萬歲!”見到萬惡的德國戰艦在一片烈火中斷折沉沒,不撓號主桅上的瞭望兵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眼前所看到的場景;呆滯了大概3、5秒,方才用狂喜欲爆的聲音向通話筒大聲吼道。雖然他剛才明明清晰看到了6根破空飛揚的水柱,並無任何命中敵艦的跡象,在當前的這一近距離上他是不可能看錯;但這一爆炸的蹊蹺之處,很快便被充盈膺肺的喜悅給蓋過了。不撓號的艦橋、甲板、艙室中登時爆發出一片雷鳴般的歡呼聲,每個人都在縱情宣洩著自己的情緒;獅號上的貝蒂也是身軀猛震,臉上的神色如釋重負。
不過,運氣並非是戰鬥勝敗的唯一因素。在火力投射量上,德國戰巡擁有超過英國50%以上的射速;而在戰艦的攻防效能領域,實質是高速戰列艦的德國戰巡更是碾壓穿甲能力乏弱、且裝甲如同紙糊的英國貨。儘管英國艦隊憑藉水中彈這一可遇不可求的出現扳回一分,造成1048人服役的莫里茨號最終僅有7人獲救,但在這近距離的互動對攻中,他們必將是率先扛不住的那一方弱者!
英國戰巡佇列中部,位居第三的紐西蘭號正在被塞德利茨號給接連猛揍著;雖然雙方都在之前的戰鬥中失去了一座主炮塔的火力,此刻都是在用6門305毫米火炮互相對轟,但標準排水量21400噸、舷側擁有大面積300毫米主裝甲帶、且有6門150毫米副炮洗甲板的塞德利茨號,其對英艦的優勢可謂巨大。在德艦接連不斷的連續猛轟中,一發305毫米炮彈終找準了位置。重達450kg的硬被帽穿甲彈以鐵騎掃滅螳臂當車的歹徒之勢,轟然擊穿了其在主力艦面前薄如輕紙的150毫米主裝甲、以及後方的38毫米穹甲,徑直衝入了舯部的發射藥室當中。
雖然這發來襲的炮彈是一枚啞彈,但發射藥那極其活潑的化學屬性,卻是在猛烈的碰撞下瞬息即燃。而當前的紐西蘭號雖然已經在炮戰中消耗了為數不少的發射藥,但藥庫中的火藥數量依舊還有很多;發射藥包的劇烈燃燒反應,頓時便宛若在汽油站中引爆了一顆手雷般瞬息燎原。高溫高壓的澎湃氣浪撕碎了連線彈藥庫的水平甲板艙,瑪麗女王號的悲劇在此刻再度上演。紐西蘭號艦體舯部陡然衝起一根上百米高的擎天火柱,繼而整艘戰艦從舯部開始密集龜裂,並在滾滾濃煙中化成無數細小的碎片四射衝舞,在極短的時間裡就消失在了海面上。
紐西蘭號的覆滅僅僅是英國戰巡艦隊崩潰的開端。在又進行了近十分鐘的炮戰之後,位於戰列後方的不屈號的大限也隨之來到。
這艘常備排水量17373噸的無敵級戰巡,在與德國布呂歇爾級戰巡巴爾弗斯號的戰鬥中原本就處於下風。上層建築被對方的150毫米高爆彈接連洗禮,鋼板艙壁迸裂飛炸,其紙一般的裝甲帶更是被德國戰巡的283毫米炮彈接連洞穿,大量海水隨之洶湧流入。若非其主裝甲帶後方有煤層的掩護,很大程度上阻止了彈片氣浪對船體內部結構的進一步破壞,而傾斜的穹甲又起到了一定的隔水作用,這艘艦艇早已因傷重而退出戰鬥。
不過饒是如此,遭受連番重擊的不屈號也是火焰沖天,艦艇傾斜;其能集中於左舷的3座主炮塔,在一片狼藉的殘垣焦黑中絕望地向德國戰巡開火還擊,以求能有意外之得。然而之前不撓號那發人品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