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小心劉琮以和談為名,麻痺我軍,然後趁機襲營。從現在的局面來看,宛城是非救不可!但我軍也要做好防備。不管派遣誰去救援宛城,必定會造成我軍大營兵力減少。此時劉琮若是捨棄湖陽,然後令關羽、文憑從東西兩側夾擊我軍,然後魏延從中路出擊……我軍現在能夠保持優勢,完全是之前人數上能夠壓制魏延,如今張頜被擒,右翼折損,大軍士氣必定受影響,再碰上惡仗,我軍怕是要吃虧!”
“仲德所言極是,從今日起,全軍要加強戒備。斥候必須儘可能的前移!”看到終於開口,曹操便將徐庶的話轉述給眾人,然後接著對程昱說:“仲德,你接著說,如果劉琮不打算攻擊我軍而是誠心和談呢?”
“主公,若是劉琮誠心何談,昱以為可以暫且答應他。此次戰事是因他而起,我軍由於倉促應戰,準備不足,導致現在局面上的被動。誠如仲達所言,天時、地利、人和方面我們都不佔優勢。而且我軍遠離許昌,補給線過長,況江東孫權也是不安定因素。西涼馬超也是一直虎視眈眈覬覦關中!
劉琮提出的三年息戰,我覺得還是可信的。主公若是打算議和,就不用擔心劉琮失信。畢竟現在他新得益州,又擁立了天子,天下人的眼睛都盯著他。他自然不敢違背和約。況我軍人數佔優,若是派一良將駐守南陽,相信那劉琮也難以像這次一樣偷襲許昌!
而三年時間,主公可以選擇掃平西涼,或者江東。無論除掉哪一個,主公的實力必定大增,同時也會對劉琮形成壓迫。到時候主公佔有天下三分之二,劉琮和他的漢天子就有點名不副實了。主公只要再從漢室宗親中新立一人即可!
而反觀劉琮,如今東面因為與孫權有盟約而不能發展。西北方向,必須穿越崇山峻嶺,如果西征馬超,步兵肯定吃虧。所以這三年,主公的作為應該會遠遠大過劉琮。從這個角度來看議和也未嘗不可!而且如今這場戰役到了現在這個地步,我軍雖有機會取勝,但已經不可能直取襄陽,甚至連新野都無法攻破。所以兩軍僵持下去,只會讓其他的諸侯蠢蠢欲動!”
程昱所說,其實和曹操此前所想,以及徐庶所說差不多。很顯然,程昱也是主張議和的。曹操聽罷連連電郵
“子揚,你認為呢?”
“我同意仲德所言。”因為前一次的失算,結果劉琮派兵佔據了湖陽,兵佈置好了三角陣以逸待勞。讓曹軍失去了先進,劉曄時常自責。此時他也不便多言。
同意仲德所言,等於沒說,古代君王朝堂議事,聽得最多的可能就是臣附議!往往一件事情只要在朝堂上佔據優勢的一方派個代表向皇帝闡明主張,其他的人便一哄而上,臣等附議,這事就基本上算是定下來了。
現在曹軍當中,荀攸早已閉口不言,司馬懿也已經被曹操趕回許昌了,剩下的智謀方面就要比程昱和劉曄差很多。這兩人所說,他們也想不出什麼反對的理由。而且隨著高官厚祿的生活,他們也厭倦了這種戎馬生活。盼著早日回許昌呢。
所以接下來曹操問的幾個人,都是同意仲德所說,或者仲德所言極是……將一旁的夏侯惇氣得夠嗆。
“你們,你們……”
“元讓,稍安勿躁,你有何高見?”
“主公,劉琮偷襲我許昌,劫走天子,此事若是就這麼算了。我軍來勢洶洶卻以何談告終必定會成為天下人的笑話啊!主公莫要聽信讒言啊,這些人一個個膽小如鼠……”
“夏侯將軍,還記得當年的樊城之戰麼?”程昱年紀比夏侯惇大出不少,先前夏侯惇脾氣急了點,程昱還沒在意,但後面說出來的話就有點責罵的味道了,程昱自然當仁不讓的第一個站出來挫夏侯惇的傷疤。
“此一時彼一時……”提起當年的樊城之戰,夏侯惇也是一陣臉紅,要知道他是得到劉琮送來的訊息,前去追擊劉備的。結果被劉琮撿了便宜。五千精銳虎豹騎損失殆盡。而隨後曹仁也沒有給自己找回顏面,緊接著一場瘟疫讓曹操乖乖的撤軍。
“沒錯,此一時彼一時!樊城之戰時,我軍籌備充分,主公出擊,尚且如此。夏侯將軍以為我軍這的戰鬥力就一定能堪比當年麼?或者說夏侯將軍勝過徐公明將軍、張儁乂將軍數倍?”程昱見夏侯惇還要堅持己見,便將先前沒說的話全部抖落了出來。
此言一出,堂上鴉雀無聲!眾人第一個想起的又是司馬懿,難怪這小子跑路。程昱說的沒錯,這原本就是一場沒有把握的仗啊。而現在曹丕敗北,張頜被擒,徐晃久攻湖陽不能下!曹軍當中領兵打仗還有能勝過徐晃、司馬懿和張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