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劉琮和諸葛亮在巡視江陵城後做出的一個相對比較艱難的決定。江陵雖說是郡城,但百姓的生活水平不容樂觀。三月才是初chūn,許多孩子已經衣不遮體了,不是父母狠心,而是家中棉衣棉褲有限,早早便收了起來留到來年穿或者給下一個孩子冬天穿。
而直接讓劉琮下定決心的卻是劉琮的rǔ母王氏。rǔ母跟隨劉琮來江陵之後,劉琮怕她不習慣,特意單獨給她老人家買了一個別院,又買了幾個僕人伺候著。隔三差五的去看望下老人家,又囑咐蔡琳要時常去看望老人家,畢竟劉琮的生母已經不在。
這一天劉琮巡城回來,蔡琳便對劉琮說起rǔ母的事情。
“我今rì去看望rǔ母,老人家似乎覺得家用不夠,你能不能想辦法再給她增加點?”
“家用不夠?”劉琮很是奇怪,rǔ母王氏是個節儉、低調的人,自己特意將其接到江陵來就是為了孝敬她老人家的,家中的一應開銷自然不會小氣。這怎麼突然變得家用不夠了?
“rǔ母似乎收養了幾個孤兒……”蔡琳知道劉琮疑惑,便說出了其中原委。
“老人家還是閒不住啊。”第二rì劉琮便和蔡琳一起去看望rǔ母王氏,正如蔡琳所說,rǔ母王氏收養了四個孤兒,三男一女,大的十二歲,小的才六歲。
本來劉琮想要多給王室月供的,是王氏堅持家中連同自己僕人在內的五個人按月給,這一下子又增加了四張嘴,王氏又給孩子們新增了不少衣物,開銷自然不夠了。
不過王氏看起來似乎很開心,劉琮到來,王氏絕口不提家用的事情,只是高興的向劉琮介紹幾個孩子,誰誰誰和劉琮小時候比較像,誰比較頑皮,誰愛讀書識字……
看到王氏如此高興,劉琮也是心有感觸,想來王氏年紀大了,愛熱鬧。王氏怕劉琮不高興所以一直未曾提家用的事情,這讓劉琮有點慚愧。
“rǔ娘,琮兒如今是一郡太守,今後只要rǔ娘高興,這些孩子們的費用rǔ娘不用擔心,我會盡快叫人送過來。只是男孩子讀書了沒有?”
“你是知道的,rǔ母手裡……”王氏有點為難。
“那不行,男孩子得送去學堂,女孩子嘛跟著學學女工。”
“老身替孩子們謝謝你。”
“rǔ娘你這是說那裡話,琮兒知道你喜歡孩子,今後你想收養幾個便差人告訴琮兒就是,這院子不夠,我再給你換大的。”
“此話當真?”
“孩兒何必騙rǔ母,只是rǔ母也要量力而行,且不可累壞了身子。如今天下大亂,百姓流離失所。琮恨不能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只是琮能力有限,就算是父親大人也做不到如此,所以rǔ母還得量力而行啊。”
“嗯老身心中有數。你就別cāo心了。這孩子小了,老身也帶不了,大了也難以管教,今後就收留些十歲左右的吧,你到時候就給他們準備吃的和尚學堂的費用。”
“rǔ母,要是忙不過來,琳兒也過來幫忙。”蔡琳被劉琮一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所感動,連忙表態。
“不可不可,妾身時常勞煩少夫人前來看望已是心中不安,哪敢再老家少夫人。”
“沒事的,琳兒在家閒著也是閒著。夫君你說呢?”
“隨你高興吧,不過這家中的粗活還是留給下人們去做。你要是得空就來教教女孩子的女工啊,教教男孩子們識字唸詩之類。”劉琮知道這蔡琳就好比後世的女大學生喜歡學人家做義工,他也不好攔著。
“那夫君得空也來教教他們武藝好不好?”
“好!”看到兩個女人如此博愛,劉琮也不好掃興。
“噢,可以學武藝了!”三個男孩子一直圍在王氏身邊聽著劉琮三人對話,其中較大的一個聽說劉琮要來教武藝興奮的蹦了起來。
第49章 少年廖化
劉琮笑笑,拉過孩子問道:“你很喜歡習武?”
“是啊,可惜家窮沒人肯教。”童言無忌,卻心有不甘。
“哦,你叫什麼名字?”
“廖化。”
“廖化?”劉琮有點疑惑的問道。
“這孩子本事襄陽人,才流落到此地,老身前幾rì在集市上看他偷吃東西被人打,這才將他帶回家中。”王氏在一旁替廖化解釋道。
“你真叫廖化?”劉琮關心的不是他如何來的,而是這孩子是不是真叫廖化。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