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百姓送來的東西,士兵們都會謝絕,真正做到不拿百姓一針一線。
次日開始,文職官員立即對土地進行丈量,重新按相關規定給百姓分配土地,配置農具,為百姓提供一切的便利條件,讓百姓儘快的恢復生產,這是隨軍文職官員的職責;別外文職官員還要組織俘虜的曹軍戰俘修建公路,從白馬開始修建,一直到達濮陽,還要修建從濮陽城通往其他縣區的公路,這是必須做的。
在修建公路及水利設施時,如果戰俘來夠的話,會組織百姓參加修建,每天百姓都會獲取豐厚的糧食作為回報;這樣具能解決百姓的糧食救濟問題,也能避免百姓養成懶惰的品性;讓百姓知道只透過自己的雙手就能獲得糧食,不能讓百姓有依賴心理。
人性的特點都具有懶惰性,如果不加以抑制的話,就會讓惰性氾濫,只有克服惰性,教育百姓要辛勤勞動,要靠自己的雙手獲取收入才行。
當然,呂寧每拿下一個地方,都會3對當地的公路、水利、公益事業進行大量的投資興建,也會為百姓解決實際困難,讓百姓飛快恢復生產,只有這樣才能讓百姓擺脫困境。對於投資在百姓身上,呂寧從來不會小氣,能辦到的都會盡量辦,這是呂寧的觀點,一切以百姓的利益為準則。
田疇大軍休息一天後,立即對濮陽附近的濟陰、鄄城、鉅野、山陽等顧進行征伐;那些地方由於紡守的兵力有限,很多城池都是大軍一到就開城門歡迎呂寧軍入城接管;就算是守城的曹軍願意抵抗,可兵力太少,加上城中百姓的呼聲,最後只好順應民心,開城門投降。
隨後,田疇率大軍向陳留挺進,只要把陳留拿下的話,那黃河沿岸基本就處於呂寧的控制,這對於曹軍來說是致命的。
第697章偷襲臨淄
青州,曹軍有五萬大軍駐紮,主將是曹仁,也是曹操的堂弟;曹仁此人在歷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將軍,帶兵作戰在曹軍中也算是一流,立正赫赫戰功,特別是曹仁在軍事謀略方面有一定的建樹,善於排兵佈陣。
曹操率領兵馬進攻官渡時讓曹仁嚴防死守,並未讓曹仁在青州有大的軍事行動;而曹仁也將三軍主要駐紮在北海郡,目的當然是預防東萊呂寧軍的進攻;臨淄也駐有二萬大軍,二地不是很遠,隨時可以增援。
東萊是呂寧手下的陸遜率二萬兵馬駐紮,在南北島還有呂寧旗下的東海艦隊,也擁有眾多計程車兵;陸遜在接到總參部命令後,立即對北海、臨淄等地進行戰前策劃。
陸遜心理也明白,如果要強攻北海、臨淄的話,在兵力上不足,最好是將曹軍調出來進行野戰,可曹軍會出城作戰嗎?
陸遜的能力不用質疑,歷史上陸遜一把大火把得備五十萬大軍燒得灰飛煙滅,從此讓劉備實力下降,到劉備死都沒有恢復元氣;否則諸葛亮的北伐說不定真的會成功。
陸遜雖然年青,可在軍事學院的教育下,在呂寧的灌輸下,其能力早就超越了歷史上的那名陸遜,否則呂寧也不敢讓陸遜獨立率軍駐紮東萊,這也是個非常重要的軍事之地。
其實陸遜到東萊任職後,就清楚遲早有一天會對北海、臨淄等地動手。幾年前陸遜就在策劃這件事。
北海原來是孔融的地盤,後來被曹操耍陰謀騙到手;而在孔融在北海時,呂寧旗下產業在北海就有些產業,也有幾處大的別墅,只表面不在呂寧名下。陸遜是呂寧的義子,到北海後也將一些情況告訴了陸遜。
早在一年多前,陸遜就派人秘密從北海的別墅中開挖地道,地道全長數千米,直達郊區的一農莊;這是一條陸遜預謀好的通道,原本還想繼續對臨淄城中開挖另一條地道,可還未動手,情況就有了變化。
陸遜手下只有二萬兵馬,如果是同時對北海、臨淄動手的話,兵力吃緊,只能考慮先對臨淄進行突襲,然後再透過地道對北海偷襲,這樣才能達到襲擊的效果;只是如果要對臨淄偷襲,中間隔著北海,確實不好用兵。
陸遜思考後還是覺得應該先對臨淄偷襲,通道只能從海上,讓南北島的戰船運送兵馬;如果是先對北海出手的話,那隨後的臨淄可不好攻打,畢竟臨淄是青州的首府,城牆高大厚實,易守難攻。
陸遜召集手下的將校研究作戰方案,充分聽取大家的意見,這也是呂寧軍的光榮傳統,每次作戰前都會讓手下將校說出各自的看法,這具能集眾之長,也能培養手下將校2多動腦子,提高其軍事素質。
王基道:“陸將軍,如果先攻打臨淄,就是一個快字,務必達到偷襲的效果,否則戰事一旦拖長,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