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呂寧起身向管寧行了個禮才道:“師傅,你是一代賢人,那能人人和您比啊。但利益有物質和精神二種,師傅雖然未追求過物質上的利益,但您確名揚天下,這也是精神利益啊。如果師傅您沒有名聲的話,那誰會投您老門下,您又靠什麼維持生計呢?利益這東西有直接利益,也有間接利益。國與國之間也是個利益問題,皇帝老兒和大臣、百姓之間也是個利益分配問題,只有把利益分配好了國家才能安定,民族才能復興,經濟才能快速發展。否則就會動亂,就會受外夷蠻族的入侵。我軍士兵為什麼願意打戰,一打戰就像只猛虎下山一樣,通往直前,那是為啥啊?那是因為有利益在那裡,有戰利品可分,這就是征伐機制,只有好的征伐機制,戰爭才能獲得勝利,否則的話都長不了。
像武帝,夠偉大了吧,但他花了幾代人的積蓄才把匈奴韃子鐵騎打敗,而他的大漢朝庭確打得連褲子都沒有穿的,窮得叮噹響,這是為什麼?是征伐機制不對,是戰爭的性質有問題。武帝打的漢匈大戰,那是他的個人征伐戰爭,而不是國家征伐戰爭,所以到最後戰爭雖然是贏了,但大漢朝得到了什麼?百姓得到了什麼?士兵得到了什麼?說白了那就是武帝贏得了面子,也僅是武帝贏得了點狗屁不值的面子,那有啥用啊,能當飯吃?以致於後來你們儒家們一提到戰爭,馬上想到的就是窮兵黷武。其實戰爭是一門學說,叫戰爭經濟學,戰爭能促進科技的進步,戰爭能促進社會的發展,戰爭能促進人類的文明,戰爭還能促進經濟的高速增長。”
第208章胡說八道
呂寧看到大家都張大著嘴巴,臉上驚恐萬狀,是呂寧說的不對嗎?後世的美國佬不是靠戰爭發財的嗎?每打一次戰爭美國佬都會發大財,經濟不景氣也是靠發動戰爭來解決問題。每一次戰爭都讓其科技水平有飛躍的提高,難道還會有假。那英國也是靠不斷的征伐,不斷的擴張才變得越來越強大嗎,當然這些事和手下的人也說不清楚。
此時呂寧耳邊傳來了蔡邕老爺子的話道:“子弈,你這種話千萬不能再說了,這完全是歪門邪說、胡言亂語,你講的這些和傳統、習俗、儒學、朝制完全背離。特別是不能對武帝說三道四,那是一代明君,一代偉人;你一個後生娃娃怎麼能亂說一通呢?”
呂寧苦笑著搖了搖頭道:“老爺子,我們沒有說什麼啊,武帝是一代明君,也是一代偉人,這沒有錯啊。但明君也好,偉人也好,那都是人而不是神,世間本就沒有十全十美之人,只要是人而不是神,那他就會犯錯,會有過失,會有做錯的地方,只是說他的錯遠遠少於他的功勳。不能因為他是偉人,是明君就不能讓後人探討他的功過。是非功過都是讓歷史來說話的,是讓後人來評價的。包括蔡老爺子、師傅您老也是如此,你們是當世大儒,誰敢在你們面前對你們的作品、理論研究、專著說東道西,只有後人才能對您們做出非常客觀、正確、合理的評價。難道說您們當世大儒說的每句話都是正確的?你們都是完人?你們就沒有缺點?你們的作品都是經典?不會吧?”
呂寧手下計程車子們被呂寧的話驚嚇得目瞪口呆,蔡老爺子也是被呂寧給擠兌得滿臉通紅,管寧是在一旁不斷的點頭。管寧想了想道:“子弈,我這個掛名師傅聽了你的這些古怪想法後,雖然有違常理,但也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你的有些觀點雖然我一時也沒有完全領會,我還是覺得有一定的道理可尋,你每次的談話都會讓我大吃一驚,你的部份觀點對儒學研究也是有幫助和借鑑的,也很有哲理。你天天說自己大字不識一個,那你怎麼會知道得這麼多的東西呢?還能說出如此深奧的觀點和理論?就算是當世大儒也沒有你的見識大啊,雖然你對經子史集不是很清楚,但從你的話語中知道你還是知道其大概的,這到底是為啥啊?”
乖乖,怎麼老愛問為什麼啊?這十萬個為什麼呂寧能說得清楚嗎?呂寧敢說嗎?什麼狗屁的經子史集,呂寧那知道啊,只不過是後世的電影、電視看得多唄,畢竟呂寧可是多了你們二千多年的知道積累啊!當然呂寧知道的,你們不知道了。
呂寧看到他們大家都在等解釋呢,呂寧才是頭昏啊,呂寧嘆了口氣道:“師傅,我哪懂這些啊,不過是胡說八道,只是有時候在夢中,那位嫦娥仙子會對我稍加指導罷了,我也不知道是對還是錯,反正是照她的原話給說了出來。”說完後呂寧呵呵的傻笑,一付我啥狗屁都不懂的樣子。
管寧一看,呂寧又在耍賴,臉上只有苦笑,旁邊的人都差點笑出聲來,只是在管寧、蔡老爺子面前不敢放肆罷了。顧雍看了看呂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