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眼前的情況,你肯定會掌控朝政,重權在手,其他朝中官員那敢輕易和你叫板啊,你現在手上可是手握重兵,要想讓誰多陣死,那誰就別想多活半天,我也不敢得罪你啊。
董昭看了看曹操後這才道:“明公你大興義兵,親率大軍前來平判,剷除暴亂,為朝庭和皇上立下千秋功績。現明公入朝輔佐天子,那是人心所歸,但朝中官員,什麼型別的人都,也不會是所有朝中官員都服明公,其中肯定會有一部分人會撤明公的臺階,在明公背後搞些小動作,這也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明公留下來在此輔佐天子,恐怕有諸多不便,特別是明公管轄的兗、豫二州咋辦呢?如果明公不掌控兗、豫二州,那明公在朝中還有啥東西為自己撐腰呢?如果明公在洛陽輔佐天子,那兗、豫二州讓誰去主持呢?”
曹操邊聽邊點頭,董昭剛說完,老曹就問道:“那公仁可教我咋做呢?”說完曹操起身給董昭行了個大禮。
董昭回完禮後這才道:“明公,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天子移駕到許昌,在那裡重新修建皇宮,廟宇,這樣朝庭離明公很近,明公很容易掌控,也容易管理兗、豫二州;如果明公是在洛陽幫天子修建皇宮、廟宇的話,明公很難顧及朝中諸事。明公只有把天子移駕到許昌,行非常之事,才會建立非常之大功,當然這只是我本人的粗淺之言,具體要怎麼辦還是要明公自己拿主意,下決心。”
曹操聽後心中大喜,接著再問道:“公仁,如果將皇帝移駕許昌,那朝中大臣如何會同意啊?他們要是不同意的話,我也不敢強迫他們啊。”
董昭聽後哈哈大笑起來,笑後道:“明公,此事非常容易,明公只要和朝中大臣們說,現洛陽城中無糧食供應,運送糧草也非常不便,加上少陽現已是一片廢墟,在此的百姓也只有數十戶,就是想要修建皇室宮殿,那也沒有人力可徵用啊;只要移駕許昌,那裡離兗州較近,也只有兗州才有能力供應朝庭糧草。到那時,朝中官員就是不想去也得去了,畢竟人人都要吃飯,總不能都修仙去罷。”
曹操聽後更是興奮無比,對董昭更是深表謝意,並對董昭說,如有啥難事還會來向公仁請教等話,這也讓董昭高興,畢竟自己又繫結一個大款啊。董昭告辭後,現曹操先到皇宮去朝見了站皇帝。
幾日後,曹操在自己的大帳中,馬上將手下謀士、將軍全部召集到大帳中秘密研究遷都一事,這可是當前老曹必須解決的頭等大事,只解決好此事,那今後的爭霸道路就順暢多了。
當然了,老曹畢竟是一代梟雄,對於裝神弄鬼之事更是手到擒來,他也知道,要想說服手下文、武官員,就得借用天象、迷信等活動來助威、明志,讓人們都相信那是上天的意思。就如同大漢朝的開國皇帝劉幫搞的那樣,說自己是赤帝之子,白蛇是白帝之子,由於白帝多行不義,殘害天下蒼生,赤帝才讓自己的兒子劉幫斬殺白蛇,說這是上天的安排,是神靈的安排等一大堆屁話,把世人都騙得分不清東南西北,其目的當然是為了達成自己的野心,稱霸天下的目的。
曹操首先讓天象學王立家借用天象胡說八道一通,再讓算命先生、道士等人忽悠一下,並在少陽城中大似傳佈,這才利用荀彧的淵博知識為大家解釋具體的內容和說法,讓手下的文武官員都知道在許昌會有新天子出現,大漢朝氣數已盡。並說大漢朝是火德王,而曹操屬土命。而許昌也屬土,如果到許昌,那必定是火能生土,土能旺木。
曹操將手下文、武官員的思想統一後,讓大家都知道,老曹就是上天派下來挽救天下蒼生的人,是來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中的人。這樣,老曹內部眾人的思想就高度統一了,大家也才會捏成一團,開成合力,應負任何意外事優缺點的發生。
數日後,曹操入朝面見小皇帝,對小皇帝奏道:“聖上,洛陽帝都荒廢日久,方圓數百里是荒無人煙,到處是一片廢墟,洛陽城中百姓更是隻有數十戶。現如果想要修建洛陽帝都,那是難於上青天,也找不到人手來修建洛陽帝都。加上糧草轉運非常艱苦,很難保證洛陽帝都糧草、物資的供應。而許昌離魯陽相對較近,許昌城牆完好,宮室相對多一點,能滿足皇室的需要;重要的是那裡的錢糧、物資足夠朝庭使用,運送糧草、物資也比較方便。所以我臣請聖上移駕許昌,臣永遠都聽命於聖上,請聖上三思。”
老曹現在了手握重兵,小皇帝和朝庭那有實力叫板啊,在這種情況下,小皇帝只好聽從曹操的安排,朝中大臣也害怕曹操手中的重兵,也不敢輕易得罪曹操,否則隨時都會丟掉小命,所以朝中眾臣無人膽敢出言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