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3 / 4)

小說:崛起之新帝國時代 作者:兩塊

便是辦報紙!

為了掩人耳目,林義哲秘密出資,委託梅宏在福州船政學堂附近開設了“時務印書館”,在館內,他開設了當時中土規模最大的平板石印機構,用石印技術翻印外國書籍和中土古籍,創辦了《南地時報》和《點時齋畫報》。由於這時西洋繪畫技法已經進入中土,大量慣用毛筆、宣紙的國畫家對西洋繪畫技法產生了濃厚興趣,但苦於沒有發揮的地方。林義哲的《點時齋畫報》恰好成了他們有效施展才情的理想平臺。在《點時齋畫報》中,吸收了西洋畫風的中土畫師們把西洋畫法中的透視、解剖、注重形象寫實等西畫技法吸收融合到自己的繪畫中去,形成了別開生面的“海派”人物畫風。

技術和準確刻畫形象的繪畫技巧是出版畫報的基礎。9073年8月8日,以《點時齋畫報》命名的時事畫報在福州誕生了。《點時齋畫報》採用連史紙(又叫“連四紙”、“連泗紙”,原產於福建邵武。採用嫩竹做原料,鹼法蒸煮,漂白製漿,手工竹簾抄造,紙白如玉,厚薄均勻,永不變色,防蟲耐熱,著墨鮮明,吸水易幹,書寫、圖畫均宜)石印,其內容看重時事記載,兼以刻畫中土百姓喜聞樂見的仕女人物。它開啟了圖文並茂雅俗共賞的“畫報”體式,“畫報”之兼及“新聞”與“美術”,既追求逼真,也包含美感,不但是傳播新知識的大好途徑,又是體現平民趣味的絕妙場所,自發行之日起便廣受歡迎,日後的發展前途可以說不可估量。

當然,並沒有幾個人知道,這部自誕生之日起便廣受歡迎的中土第一部畫報,背後真正的主人是誰。

現在,他的真正的主人,已經消失於歷史的長河之中。

梅宏又倒了一杯紅酒,他看著室內懸掛著的林義哲海軍戎裝肖像,禁不住熱淚盈眶。

“鯤宇……你為什麼要走……”

“槍林彈雨你都闖過來了,可沒想到,你會被黃樹蘭那賊子的毒言擊倒!你……不該啊!”

可能是因為喝了太多的酒的關係,以及淚水模糊了雙眼,梅宏面前的景象開始變得虛幻起來。

恍惚中,他又回憶起了和林義哲初識的那一刻。

……

“林大人,我等非是全受其鼓惑而來,實是為這洋藥稅而來。”

“這位先生是……”

“先生二字,萬萬不敢當。林大人是本省解元,林文忠公之後,有舉人功名,在下只是一介生員,當不起的。在下姓梅名宏,草字遠山,林大人稱我一聲梅秀才即可。林大人,以洋藥稅養船,萬萬不可,還望林大人勸說沈大人,收回成命。”

“梅先生,眾位鄉親,你們可曾知曉,非是我等有意用洋菸養船政,實在是有人欺人太甚,釜底抽薪,故意打壓,斷了船政的餉源!”

第一百四十九章新希望

“此人聲稱西征軍需孔急,但以他的本事,每月能少這幾萬兩的餉錢?西征餉錢自有當地攤派,怎麼也攤不到船政頭上來!他明知船政經費無著,仍要卡拿!這擺明了是要把船政逼上絕路!要知道船政若是無錢運營,諸位的差事何著?家中妻兒老小的生計何著?”

“我認得你們幾位,當年船政工地遭遇颱風暴雨,江岸塌陷,眾位曾和我一道下江救人。當時風大浪急,我險些被浪頭捲走,若不是你們幾位不顧危險拉住了我,恐怕我今日就不能站在這裡揭破奸謀,和大夥兒說話了。”

“林大人!……你還記得我們”

“船政之所以能有今日之規模,有沈大人之運籌帷幄,也有你們大夥兒的盡心盡力,難道爾等就為了洋藥稅之區區惡名,便置船政於萬劫不復嗎?船政若是就此倒了,對爾等又有何益處?”

“大人,我們錯了,我們不該被奸人蠱惑迷了心竅,沈大人處處為我等生計著想,我等卻還讓沈大人如此為難,我等真是罪該萬死!請大人責罰。”

“林大人,我等也不是不明事理之人,您說的,我等皆都明白,船政乃國家重務,又是眾百姓生計依託之所,萬萬不可荒廢。可是,以洋菸稅養船政,終究不妥。林大人,你是林文忠公的孫子,這洋菸的危害,您比我們大夥兒更清楚!若是抽洋藥稅養船,勢必會增多這洋菸的販售!致使更多的人吸食,又不知會有多少人家破人亡!林大人,您就說句話吧!您勸勸沈大人,為了福州和閩省百姓,收回成命!”

畫面中,梅宏面向林義哲,雙膝跪倒,連連叩首。

林義哲飛步上前,一把扶住了梅秀才,不讓他再叩下去,“先生請起!”他用力想把梅宏扶起來,可梅宏執意不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