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部分(2 / 4)

小說:崛起之新帝國時代 作者:兩塊

應付,同時找尋英軍的每一個空隙進行反擊。但是在這些人傷亡殆盡之後,剩下的那些埃及兵,用李鼎新的話說:“說他們是軍隊實在是冤枉了他們。”

在吳應科看來,這些人只是些手裡拿著武器的老百姓而已:槍一響就臥倒,衝鋒就憑著血氣之勇猛衝,撤退就雜亂無章的撤退,軍官的指揮非常死,無非就是猛衝之前從側翼發起攻擊,千篇一律。裝備方面,埃及人也裝備了不少施耐德步槍和恩菲爾德式步槍槍。一些部隊裝備整齊,槍支質量也不錯。但大部分埃及軍隊的裝備非常混亂,軍裝也不整齊,很多人連軍服都沒有。武器更是五花八門,有法國的“鼻菸盒”步槍(這是法國對埃及軍事援助的一部分,這種槍還算不錯),有土耳其仿製的雜牌步槍(這種步槍非常爛,效能可比乾國的舊式鳥槍)。還有一部分德式毛瑟步槍,質量不佳,甚至還會有一些荷蘭的老式火槍,大概是第一次土埃戰爭時的繳獲。埃及人計程車氣也不行,人員參差不齊,老的40多歲,小的15、6也上戰場。很多人看得出來沒有接受過什麼軍事訓練,只是亂打一氣而已,一看勢頭不妙,馬上就扔了槍狂奔。可以說是徹頭徹尾的雜牌軍。在剛剛的戰鬥中,吳應科等人所在的部隊差不多擊潰了三倍於己的敵人,其實多一半是被嚇散的:英國軍隊一發起衝鋒,他們就潰散了。吳應科記得他曾在疲憊時停下腳步,站立著追射那些沒命奔逃的埃及兵,基本是一槍一個,埃及人的人數比他們多得多,就是想不起來轉身反擊。他記得當時孔大車還問他:“這算不算屠殺?”他含糊不清的說:“也許算吧?”

吳應科進入到了埃及人的炮臺內部,這才發現,陳偉和李鼎新他們早已經來了。

吳應科注意到陳偉在仔細的觀看埃及炮兵丟棄的大炮。面色很是凝重,甚至有憂慮之色,不由得很是奇怪。

不是已經戰勝了敵人了嗎?

“這些大炮似乎完好無損,還能夠使用。”李鼎新也注意到了陳偉的臉色。在一旁說道,“這些都是阿姆斯特朗公司生產的大炮,我們可以將它們修復,利用起來。”

“問題就在這些大炮沒有多少損壞上。”陳偉看了看大家,沉聲說道,“埃及人的大炮竟然沒有被我們的艦隊強大的炮火摧毀。他們是在步兵還在拼命保衛他們的情況下,自己放棄了陣地撤退的。”

“既然這些大炮大部分還能夠使用,他們為什麼要放棄陣地呢?”劉冠雄在一旁問道。他的疑問可以說是所有乾國學員的疑問。

“是他們的精神無法承受炮擊了,所以他們放棄了陣地。”陳偉答道,“如果他們堅持下來的話,我們攻下這裡,還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那就是說,我們的炮擊,準確度還不夠,炮彈的威力也不夠大。”吳應科突然明白了過來,說道,“我們有必要在這方面進行改進和加強。”

“你說的非常對,吳。”陳偉看著吳應科,眼中閃過讚許之色。

“好了,現場教學結束,我們繼續執行任務,埃及人有可能會發動反擊。”陳偉說著,揮了揮手,帶領大家繼續搜尋前進。

正象陳偉說的那樣,這處原本精心設防的炮兵陣地,現在已經完全棄守了。

隨後的一個小時內,英國艦隊用炮火掃蕩了埃及人剩下的炮兵陣地,埃及軍隊後撤到了城內,英國陸軍則隨後開始登陸。

經過激烈戰鬥的英國海軍陸戰隊員們終於可以休息一會兒了,在這段時間裡,戰果統計上來了,發現的埃及軍隊的屍體一共有5243具,傷員和被俘虜計程車兵有628人,由於一些隱蔽的英國艦隊炮火不能攻及的炮兵陣地是埃及人主動放棄的,這些陣地上的大炮都成了英軍的戰利品,一共有12門各種各樣的大炮。另外還有埃及人丟下的上千支新舊不一樣式繁多的步槍和數百把刀劍。從這些戰果來看,英國海軍的勝利無疑是輝煌的,付出的代價也很小:在這次戰鬥中,英軍共計有125人陣亡,46人受傷,表現英勇的乾國少年兵們只有兩人受傷,無一人陣亡。

英國陸軍上陸之後,便開始向亞歷山大港的城區推進,海軍陸戰隊員們則沒有參加進攻部隊,而是就地轉入防守,防止埃及軍隊重奪炮臺。

亞歷山大港地處熱帶,完全沒有一點寒冷的感覺,海軍陸戰隊員們都只穿著單衣進出陣地。英國陸軍則源源不斷的推進,之所以這麼快便發動進攻,是因為得到了準確情報:埃及軍隊用於防守海岸的部隊共計7500餘人,在13日上午的戰鬥中幾乎全軍覆滅。埃及軍隊已經徹底放棄了海岸陣地,轉入城區防守,而他們的統帥奧拉比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