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未完待續。)
第八百八十九章沒事找事
由於西北用兵耗費巨大,兵制改革又難以啟動,因而淮軍經費困難便成了裁撤的藉口。
淮軍經費雖然在戰時奏定由關稅、厘金和各省協餉供給,但一旦局勢緩和,經費撥付就沒有保障,需要李紹泉個人請求各方關照。而當時主要投入是西征經費,淮軍如果不能加入,經費來源自然緊張。而戶部對淮軍軍餉報銷的刁難,給李紹泉造成了極大的壓力。
除淮軍軍餉供給沒有保障,面臨裁撤壓力外,李紹泉從帶領淮軍“平叛”第一線調任直隸總督,使其對淮軍的控制在體制上也存在困難,只能私下掌控。淮軍歸屬和指揮因體制極不順暢。儘管李紹泉視淮軍為自己的嫡系部隊,但在他離開“平叛”一線後,從體制上講不能指派繼任者。淮軍面臨裁撤也是因為體制不順,不具合法性。理順體制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但這在當時尚看不到希望。
但9074年苔灣之役,卻給了李紹泉以轉機。
日本入侵苔灣後,朝廷上下可以說慌了手腳,幸虧林義哲帶船政水師直駛苔灣,琅嶠一役擊滅日本第一支侵苔艦隊,扭轉了被動局面,但林義哲所率船政水師陸戰隊有限,難以上岸攻擊已經登陸的日本陸軍,福建等地又無兵可調,而在這個時候,淮軍的重要價值再次體現了出來。
面對苔灣的危局,沈佑鄲向李紹泉求援,李紹泉慷慨的將所部淮軍主力唐定奎、周盛傳兩軍調往苔灣,由林義哲指揮,攻擊在苔日軍。
侵苔日軍的戰鬥力很是強悍,但作為大乾陸軍精銳之一的淮軍,在面對日軍時,一開始表現雖然弱勢,的確出乎了李紹泉意料,但在林義哲的指揮下,最終還是全殲了侵苔日軍,取得了繼“剿教平綹”之後的又一次重大勝利。
苔灣之役使大乾陸軍的弱點暴露無疑,李紹泉並不諱言淮軍在苔灣作戰的表現,他藉此機會大做文章,接連上書朝廷指出:日本陸軍強於淮軍是因為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對軍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廢除武士階層把持國家軍事,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