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機船,其式如橄欖,入水半浮水面,上有水標及吸氣機,可於水底發射魚雷,攻擊敵船之下。其水標縮入船一尺,船即入水一尺。中秋節於海河下水試行,靈捷異常,頗為合用。因河水不甚深,水標仍浮出水面尺許。後於大洋試航,能令水面一無所見,而發雷無不如意,洵摧敵之利器也。”該級艇一共建造了4艘,分別命名為“水一”、“水二”、“水三”、“水四”,全部裝備北洋水師。是年南北洋會操時,四艘潛艇進行了水下魚雷射擊表演,十分成功,“中外觀者如堵,鹹稱神妙”,令偷窺的日本間諜大為驚駭,不久之後,日本方面也加快了蒸汽潛艇研製的步伐。
第七百九十二章主戰彭尚書
“不是阻止,而是利用。”林逸青面露讚賞之色,點了點頭。
“利用?”島津洋子這時明白了過來,林逸青是在考較她的本事。
“對!是利用!”林逸青從桌面上拿起了兩張分別寫有“岑聿瑛”和“張樹聲”的紙片看了看,反扣在了桌面上,“不讓這兩位總督大人做點蠢事,怎麼摘掉他們頭上的烏紗帽?”
“你打算借這個機會,削弱西南督撫們的力量……”
“地方督撫坐大之勢不變,士林頑固之性不除,這個國家的進步就無從談起。”林逸青沉聲道。
不久前,他和李紹泉的通訊中還談起過這件事,李紹泉在信中就頗有些悲觀的說,日本之改革自上而下,因而能夠成功,而現在的乾國則是自下而上,而且只是幾個地方大臣在搞,雖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非常有限,“猶如於白紙上粗描幾筆”,難以改變國家整體落後的面貌。
林逸青的計劃,就是要讓乾國的改革,也要象日本一樣,自上而下開始!
而要進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光說動最高層統治者支援還不夠,還需要破除掉自聖平天國之亂以來中樞勢微、地方勢力坐大的“外重內輕”局面!
“不過,林君,你可要小心,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別忘了,現在的兵部,兩位尚書都是誰。”島津洋子提醒林逸青道。
“我當然知道。”林逸青明白島津洋子的意思,冷笑了起來。
早在他兵部右侍郎的任命還沒有下來之前,他便已經知道,現在的兵部,最高長官兩位尚書,渤人尚書是景廉,中原人尚書則是彭玉林!
而自己的這個兵部右侍郎的任命,雖然最先提議出自敬親王,但似乎那位翁師傅也在背後使了不少力氣!
景廉和彭玉林都是出了名的“守正之臣”,當年激烈反對過林義哲的改革。對自己這個林義哲的弟弟進了兵部當了右侍郎,會有什麼樣的態度,不問可知。
“他們兩個,這一次正好可以一起整掉。”林逸青看著島津洋子。笑道,“辦法麼,還是你來想。”
“和對付那兩位總督大人一樣。”島津洋子腦筋急轉,計上心來,“也讓他們做同樣的蠢事吧。”
燈光下。上任才四個月的兵部尚書彭玉林,正伏案奮筆疾書。
“法酋日肆欺侮,得寸思尺,搖盪邊陲,凡有血氣者,莫不髮指眥裂,鹹思奮力一戰,以申同仇敵愾之忱。為今之計,惟有協力同心,與之決戰。若再容忍。成何國體?”
“中土除主戰外無自強之策。若論實在把握,雖孫子在世,諸葛復生,亦不敢言操勝算,所持者眾志成城,通力合作,人定足以勝天,理亦足以勝數而已。若必藉籌萬全,畏首畏尾,其如外侮日肆憑陵何哉?”
不多時。一份充滿了豪言壯語的奏摺便完成了,彭玉林仔細的又讀了一遍,不由得心懷大暢。
寫好了奏摺,派人遞交之後。彭玉林便出了宅第,前去茶樓品茶看戲。
傍晚,夕陽的餘暉從街道盡頭斜斜地披灑過來,一行烏黑的鳥影劃過淡紫色的天際,傳來單調的幾聲長鳴。
家家戶戶都早早吃了晚飯趕來茶樓。裡面早就坐滿了人,聊天喝茶好不熱鬧。來晚的只好在門口臺階上搬條長凳坐下,巴巴地伸著脖子往裡看。茶樓裡已經收拾出一個小角落,掛上幾片布幔充當舞臺,只是戲團的人一時還沒到。
彭玉林是這裡的常客,有預留的座位,他眼看著窗外天色慢慢暗了下來,廳裡各個角落都點上了松油燈,映得密密麻麻的影子在牆上亂舞,終於聽見一聲似鑼非鑼似磬非磬的響聲,所有人聲都一起安靜了下來。
只見一個黑髮男子從布幔後慢慢走出來,清秀的面龐上始終籠著一層淡淡的笑意,修長的身軀裹在一件黑色長袍中,袖口領邊都繡著暗金色花紋,在搖曳的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