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部分(3 / 4)

小說:崛起之新帝國時代 作者:兩塊

不少輕武器,足夠武裝數十乃至數百名艦員。而這些武器的主要使用者,便是海兵們。

陸戰隊的輕武器中包括有刀矛這樣的冷兵器。這其實並不是裝備落後的表現。由於陸戰隊有可能進行接舷戰,短兵相接的機會比較多,冷兵器仍有一定價值。因此,軍刀和長矛在英國海軍中一直使用到現在。除此之外。陸戰隊在登陸戰鬥中還有可能使用一些相對重型的武器,如加特林機槍和哈乞開斯機關炮,另外,各艦裝備的75毫米舢舨炮也主要供陸戰使用,也可以透過換裝炮架在軍艦或小艇上使用。在苔灣逐倭之役中,船政海兵就動用了艦炮進行火力支援。

和以法國海軍為師的船政水師一樣。在英國皇家海軍中,陸戰訓練的地位可以說不遜於海戰訓練。英國海軍的大多數人員都被要求掌握陸戰技術。而在現實訓練中,陸戰科目的比重也相當大。當時在艦操炮和登岸操槍的比例大致是一比一。“英水師各船,每日上午操大小各炮,下午登岸操槍,逐日一船輪流打靶。”“邇日水師各船,每日上午操炮,下午操演後,抽暇端槍架。”

由於陸戰訓練的重要地位,英國海軍在大型軍事演習中都演練了陸路槍炮陣法。乾國駐英國公使郭筠仙曾親臨英國海軍基地觀看過英國海軍陸戰隊的操演,給出過高度的評價:“查英水師各兵艦小隊登岸操演陸路槍炮陣法刀劍,精嚴快利,旋轉如風,為各處操演之冠。”

和英國海軍一樣,乾國船政水師當時不僅本身是當時中土近代化程度最高、實力最強的艦隊,它的陸戰能力在國內也屬一流水準。這種實力,在苔灣之戰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日軍入侵苔灣後,沈佑鄲得李紹泉之助,調淮軍入苔驅逐日軍,不料淮軍卻給日軍打得大敗,一度險些被日軍趕下海,多虧了林義哲組織船政水師各艦陸戰隊預先埋伏於海灘阻擊日軍,不但阻止了淮軍的潰敗。還一舉扭轉了戰局,給予日軍重大殺傷,反敗為勝。在後來的一系列陸上戰鬥中,林義哲使船政海兵配合淮軍作戰。連敗日軍,最終將侵臺日軍全部殲滅,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而現在有機會學到英國海軍陸戰隊的格鬥戰技,對吳應科來說,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但和他一起前來的同伴們。似乎並不這麼想。

格鬥課程一開始是劍術。

“大家肯定都見過現在的擊劍和軍刀,它們的緊張激烈的節奏和快捷迅猛的招術一定給大家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於是,很多人就開始認為這便是歐洲劍術,歐洲劍術就是用如暴風雨般的刺來構成它密不可破的劍招的,於是,歐洲實戰劍術也就大體上是如此了,但事實上呢?”

陳偉一邊講解著,一邊用嚴厲的目光掃過十二名乾國海軍學員。

經過一段時間的體能強化訓練,這些人現在一個個結實精壯。看起來已經不再是“豆芽菜”了。

“我們先來說說什麼是實戰劍術,西方人對實戰劍術定義跟東方略有不同,他們認為一種能夠被人簡單掌握,在戰場上能夠一擊使敵人失去戰鬥力或可以導致敵人失去戰鬥力同時又可以做到以一戰多的劍術,而且它的技巧必須是可以速成並且有效的,這才可以被稱做實戰劍術。”

“我來簡單說一下主刺劍的發展史,主刺劍類被認為是起源於四個世紀前的穿刺劍Estoc,劍身堅硬,截面成三角形或方形,沒有刃。有大型的十字護手,劍柄雙握,有槍托一樣的配重球,全長大約五十英寸以上。重二至三公斤,被用來刺穿當時盛行的板甲,很多當時的騎士和傭兵都把它當做第二武器使用,但是,它的效果遠不如一把要輕便許多的戰錘,於是。在使用了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Estoc便從戰場上消失了,它的使用技術也跟著消失了,但據許多歷史的記載,它只是被用來刺穿被擊倒的敵人騎士的身體。”

“三個世紀前,大量城市發展了起來,喜好優雅的法國人重做了刺劍,於是,西洋劍Rapier誕生了,早期rapier的護手並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複雜的複合護手,它們依然沿用簡單的十字護手甚至配重球,他被使用在狹長的城市街道中,並逐漸成為市民服飾的一部份,這時的主刺劍類還是雙刃的,劍術動作中還包含大量有效的割和切削,護手可以有效的進行繳擊和誘擊,但要注意的是,這種劍並非來自戰場,它的主要目的是防身和決鬥。兩個世紀前,有延長護手的西洋劍基本成型。頎長的劍身基本是方形的,直到最後幾英寸才變扁出刃。這樣劍手可以用抽擊的方式割傷對手的臉和眼睛。有時劍身竟然長達六十英寸,但這樣反而會給劍手帶來不便。於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