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賬找娓瘢�碌乩�崛『啥�固┮蚨�嬤鍘�
但是在俾斯麥的計劃中,奧地利一直都是擺在他統一德國面前的一大障礙。因為有民族成分複雜的奧地利帝國的存在,以及虎視眈眈的歐洲列強的,要按大德意志的計劃統一是不可能的。因此只有將奧地利排除在外,實現小德意志的統一,才是普魯士王國的出路。俾斯麥的可怕之處就在於他做一件事從來不會只考慮眼前,而會將長遠的影響考慮在內。聯奧攻丹只是他在統一的棋盤上所下的一步棋,接下來,就到了把奧地利這枚棋子拿掉的時候了。奧地利一直對戰爭果實的分配十分不滿,荷爾斯泰因和勞恩堡十分狹小,又被普魯士的地盤所包圍。在俾斯麥的哄騙下,奧地利將勞恩堡低價賣給普魯士,此舉使得奧地利丟盡了臉面。奧地利惱羞成怒,要普魯士將其工業最發達的西里西亞地區割給奧地利作為交換。俾斯麥等待了許久的戰爭藉口終於來到,接下來,奧地利向普魯士宣戰。
俾斯麥的外交天才在他所發動的戰爭中得到最好的體現,俄國因為克里米亞戰爭的失敗而對奧地利懷恨在心,因此不肯對此戰進行干涉,甚至於希望普魯士能夠狠狠教訓一下奧地利。而當時已歐洲霸主自居的法國,則又一次被俾斯麥的詭計所欺騙。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從來都不希望看到以普魯士為首的強大統一的德意志出現,但是俾斯麥再一次施展其天才的手段,他對法國大使貝內德託伯爵說,如果法國吞併比利時的話,那普魯士絕對會支援法國,在他的花言巧語下,甚至誘使貝內德託寫下了關於法國要吞併比利時的檔案,這份檔案,最終在普法戰爭中成了刺向法國、讓法國眾叛親離的一把匕首。
普奧戰爭中,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普軍在總參謀長毛奇將軍的指揮下,利用普魯士境內發達的鐵路系統,充分施展了機動能力,猶如神兵天降,同奧軍在薩多瓦展開主力決戰。奧地利兵敗如山倒,普軍一度計劃進攻奧國首都維也納。俾斯麥頂住求勝心切的軍隊將領和國王威廉一世的重重壓力,放棄進攻維也納的計劃,併力主同奧地利訂立一份極其寬容體面的條約。他說:“我們要保持讓現在的敵人變成朋友的可能。”在條約中,奧地利除了喪失威尼斯,永遠退出德意志聯邦外,幾乎算是達到了不割地不賠款的指望。
奧地利被排除出德意志之後,以普魯士為首,成立了北德意志邦聯,並頒佈了邦聯憲法,德意志的統一指日可待。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的如意算盤卻落空了,他妄想等奧地利戰勝普魯士後坐收漁翁之利,卻沒想到勝出的會是普魯士,並且勝得如此之快。他明白自己被俾斯麥所騙,所以他下定決心,決不讓德意志的統一再向前邁任何一步。普法戰爭爆發前,法蘭西國民議會一直在就德國統一問題而爭論不休,甚至比德意志人還熱心,法國的共同結論是統一的德國將是法國的巨大威脅,因此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德國統一。而從聯奧攻丹開始,德意志人民的民族意識和民族熱情卻被兩次戰爭的勝利所調動起來,變得空前高漲。人民幾乎是一致性的支援統一,哪怕為此而付出戰爭的代價。
俾斯麥很清楚,法國是他實現夢想必須搬開的絆腳石。他深信哀兵必勝的道理,每次戰爭,他總要找到藉口讓敵人理虧在先,甚至寧願先讓敵人羞辱自己和首先挑起戰爭,因為他要堵住歐洲列強的嘴,要讓列強和自己的國民認為他俾斯麥只是為了維護祖國的尊嚴和正義公道而迎戰,這樣就沒有任何人有任何藉口能干涉他想做的事。很快他就找到了戰爭的理由。
其時西班牙王位空缺,西班牙政府邀請霍亨索倫王室的利奧波德親王來當西班牙國王。法國不想讓普魯士的勢力染指西班牙,避免兩線作戰,因此強烈反對,並指示駐法大使貝內德託面見普王,要求普王做出書面答覆,承諾永遠不允許霍亨索倫的人繼承西班牙王位,以及永不損害法國的利益。法國蠻橫無理的做法讓普王威廉一世十分惱火,但威廉一世還是勉強答應,並就此事給俾斯麥發了一封電報。俾斯麥接到國王電報後,略加修改,並將之公佈於眾,這就是著名的“埃姆斯電文”。這份電文成了對法國赤倮倮的羞辱,拿破崙三世惱羞成怒,輕率地對普魯士宣戰,還輕蔑地稱“這只是到萊茵河的散步。”
和愚蠢的拿破崙三世相比,普魯士早就做好了戰爭準備。法軍率先攻入普魯士,很快被普軍打敗,退回本土,普軍趁熱攻入法國,一時間舉世震驚,但法軍在反攻不利後,及時的轉入了防禦,依託夏龍要塞等堅固的防禦點阻遏普軍的進攻,在一系列的攻防戰中雙方都損失慘重,法國陸軍的奮戰給法國海軍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法國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