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部分(1 / 4)

小說:崛起之新帝國時代 作者:兩塊

一場熱鬧的家宴吃過,天色變得有些晚了,侍女們送孩子們去各房睡覺。而李紹泉則照常和女兒女婿們在廳裡閒談起來。

幾個人正在說話間,張霈倫的一個僕人急急忙忙的走了進來,和李紹泉等人見禮之後,便將一個小方勝兒交給了張霈倫。

張霈倫開啟方勝看了一眼,面色不由得微變。坐在他身邊的李經珊注意到了丈夫臉色的變化,不由得和李經璇對望了一眼。

“來的是電報?”

“是的,老爺。小的接報後不敢耽擱,馬上給您送來了。”

“好,我知道了,你去吧。”

僕人告辭而出,張霈倫看著手中的電報,眉頭開始不自覺的皺了起來。

“幼樵?哪裡來的電報?”李紹泉似乎覺察出了什麼,問道。

張霈倫沒有說話,而是上前將電報交給了李紹泉。

李經璇這時來到了李紹泉的身後,一邊輕輕的給李紹泉捶著背,按揉著肩膀,一邊不經意的向李紹泉手中的電報瞥了一眼。

“虞山欲為司農,太嶽或阻渤海。”

李紹泉拿著那封自京師轉來的來自於大學士禮部尚書李高陽發給張霈倫的私人電報。不由得皺緊了眉頭。“此乃何意?”

“這是吾等清流中人昔年慣用之暗語。”可能是想起了當年身為“清流四諫”之首時自己指點江山,臧否人物,議論時政的往事。張霈倫的嘴角現出了一絲苦笑,不過轉瞬即逝。

“哦?那解來聽聽。”李紹泉的臉上現出恍然大悟之色,他知道這些所謂的清流黨人之間的對答,一貫講求一個言簡意賅,點到為止。久而久之便自成一套官場隱語。非彼此間相交極深者往往會在他們交談時聽上半天還不知所云如墜五里霧中。這套暗語幾乎就如同發電報用的密碼天書一般。象如今自己手中這份李高陽發給張霈倫的電報,李紹泉便是看了半天還不解其意。(未完待續。)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背後之刀

“是。”張霈倫從李紹泉手中接過電報。研讀了片刻後,臉色不由得一變,似乎顯得有些緊張。

“中堂。從李相的信中看。朝中近日恐將有對我海軍不利之大變!”

“說說。”李紹泉吸了一口手中的水菸袋,神情仍然很是淡定。

張霈倫將那封電報放在了李紹泉面前那張烏木大桌上。開始一字一字地為李紹泉解讀電報上文字的真意。

“所謂‘虞山’者,指的自然便是翁叔平。”

張霈倫目視李紹泉,見後者已是輕輕點頭,想是明白了這二字的意思翁叔平的祖籍即為江蘇常熟虞山。

“這司農,指的當是戶部尚書了。”張霈倫接著說道。李紹泉緩緩點頭。

朝廷各部多有別稱,如現下之人多稱戶部為“農部”,蓋與農事有關者皆歸戶部管理,又稱海部為“商部”,蓋與海軍有關者如鐵路、工商、航運、採礦諸事皆歸海部所管,以“農部”、“商部”等稱代指,可謂更加形象。

“自閻丹楚故去後,他翁叔平便又靜極思動了。”李紹泉冷笑了一聲。

“中堂所言不錯,閻公掌管戶部時,凡洋務、海軍每有計劃,多鼎力相助,前番林瀚鵬出使歐美購艦,亦備多款相助,而今他這一去,翁叔平竟然迫不及待的便想重掌戶部,再行往昔掣肘之事,只怕背後有強力支援之人。”張霈倫望著李紹泉,一雙不大的眼睛裡竟熠熠閃出了光,“中堂,如果學生沒記錯的話,這強力之人,現下恐怕只有一人。”

李紹泉的身子微微一震,他立刻明白了張霈倫所說的這個“強力支援之人”是哪一個了!

“是……六爺……”

“只看這上半句,就得出剛剛的結論,未免莽撞,但李相給的這下半句,卻明確點明瞭誰是翁叔平背後的支持者。”張霈倫平靜的說道,“太嶽者,本為武當山之別名,武當乃天下道山之首,六爺好道,自號‘樂道堂主人’,也曾在書畫中以‘太嶽’自稱,故而這太嶽,便指的是六爺。而這‘渤海’當指海軍,當年有人彈劾林瀚鵬,說他‘欲以昆明湖易渤海’,所以此次李相以渤海一名,暗喻海軍。”

“那就是說,海軍久掌於七爺手中,六爺開始不滿了。想要奪回這海軍之權。”李紹泉嘆道,“六爺,我李章桐和林文襄,還是都看錯了你……”

室內一時陷入了靜寂之中,過了良久,張霈倫的聲音才再度響起,

“此前便有人屢屢向中樞進言,說我朝藩鎮勢力之大者,莫過於海部,長此以往,必成尾大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