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部分(1 / 4)

小說:崛起之新帝國時代 作者:兩塊

看到這一幕,林旭禁不住皺緊了眉頭。

任何紙上談兵都不如一次實際的戰鬥。張芝棟的軍事知識固然來自於看過的書(天知道他都看了些什麼書才能想出這樣的陣法來),不過在戰場上的表現,著實令人擔憂。

象林旭這樣的軍事白丁,從未經歷過戰陣的書生,現在都能看出來,這種密集隊型的白刃衝鋒,一旦遭到敵軍的炮火和排槍打擊,會是什麼樣的結果。

一開始往前衝的時候,其實還是不錯的,林旭擔心的事情並沒有發生,前沿陣地的叛軍倉促間進行的抵抗在三輪步槍的射擊下頃刻就被壓制住了。長矛隊衝鋒開始後,吶喊的人流頃刻就把敵人給淹沒了。新徵入伍未久的官軍士兵們一個個有著一種茫然的興奮,大家都沒有親自殺過人,但是伴隨著有些兒戲化的戰鬥展開,大家完全隨著平日裡面的訓練,隨著衝在最前面的軍官往前衝。

那軍官大刀一揮,就砍飛一個拿著火銃的叛軍腦袋。後面計程車兵們也有樣學樣的向著敵人的屍體揮動了長矛。槍桿如同鞭子一樣抽在沒有了腦袋的屍體上,把本來已經向後倒去的無頭屍體頃刻抽倒在地。然後這幾名士兵才明白過來,長矛是該用刺而不是抽的。那軍官甩掉了大刀上的鮮血,然後從一個滿臉羞愧計程車兵手中拿過了長矛,把大刀塞給他,然後喊道:“跟著我上!”

長矛在手,軍官的殺傷速度提高了很多。大刀直接致死的方式就是砍腦袋,或者把肚子豁開,或者斬斷大動脈才行。而且想達成這個效果,就需要很接近敵人。長矛的選擇就多了,首先攻擊距離就比大刀遠,其次供給選擇範圍更多,腦袋,脖子,胸口,小腹,大腿,一矛戳下去,只要力量大,就能致命。那軍官接連戳翻了幾個試圖負隅頑抗的叛軍,一路向前衝去。

他們這支隊伍只要奪下陣地,就能把叛軍堵在湘潭的城門外,然後由主力部隊對他們進行殲滅。但是這支官軍的好多士兵畢竟是第一次參加戰鬥,沒有旗幟的指引,部隊也沒有跟隨的標誌。那軍官衝得又快,等他突然看到一群叛軍從一道塹壕裡面突然冒出來的時候,他猛地發現緊跟在自己身邊的只有不多的幾人。其近百號人竟然在一條不足兩百米的地段跑散了。大家並不是沒有在這條地段上,而是分成了好幾段。洋槍隊落在最後,他們前面都是自己的同袍,自然不能按照訓練向前面自由射擊。洋槍隊本來是在最前面的,所以部隊的旗幟也是在洋槍隊這裡。那軍官一時大意,沒有讓戰旗跟著自己走,所以洋槍隊現在成了掌旗者。雖然也有軍官指揮著洋槍隊向前走,不過畢竟洋槍隊還要再次裝填彈藥,就這麼一耽誤,他們遠遠的落在了後面。

中間的長矛兵們本來跟著那軍官往前衝,不過路上被刺倒的很多叛軍的屍體貌似更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而且還有不少人被刺倒之後沒有死透,特別是被刺中小腹的一個叛軍,正捂著肚子嚎叫,在他身邊竟然站了五六個手足無措的官軍士兵,他們用長矛指著那個叛軍,也不知道是該補槍幹掉他,還是該抓起這個已經失去戰鬥力的敵人。

林旭立刻轉身去叫人過來參加戰鬥。他知道大隊叛軍若是隨後掩殺過來,只怕這支部隊頃刻就會崩潰。

那軍官倒很是蠻勇,看到叛軍便毫不遲疑的衝了上去。這些個叛軍應該都是無賴潑皮出身,這些拎著火槍的叛軍,一看到那軍官和他的部下們就抬槍準備射擊。那軍官向前一個滾翻就接近了敵人。幾乎與此同時,叛軍的火槍射擊了。那軍官身後傳來了一陣慘叫,好多長矛隊士兵中了槍,那軍官根本不管這些士兵的死活。因為若是回身去看他自己就死定了。

這支部隊的長矛刺殺術是一位當地有名的武師傳授的,在遇到這種以少對多的情況,武師的建議是首先逼開對手。如那軍官這樣的身高力大的人,採用橫掃的方式是最佳的。那軍官好歹是個武舉人,在長矛術上還是很下過功夫的。對武師的建議算是納諫如流。前滾翻結束後一站起身,他輪圓了長矛就向著面前的人橫掃過去。雖然掃開了幾個人,只聽“咔嚓”一聲,長矛的矛杆受力過大,竟然斷成了兩截。

叛軍士兵們的反應可不慢,雖然被那軍官猛烈攻擊,但是這些人很明顯沒有慌亂,他們發一聲喊舉起刀槍向著手中拎了半截斷槍桿的軍官衝了過來。雖然這些人的喊叫聲中有著一種絕望,臉上的神色也不是充滿鬥志的昂揚。他們不過這種“哀兵”或許更可怕。這些人純粹是被死亡的威脅所逼迫,這時候的人會更沒有理智。

面對這種被逼到絕路上的傢伙,或許勸降更加合適,但是那軍官一來自己手持半截槍桿,很明顯沒有威懾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