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部分(3 / 4)

小說:崛起之新帝國時代 作者:兩塊

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未完待續。)

第九百零九章互相滲透

“穿甲彈,或稱之為‘實心鋼彈’。其鐵膛內腔和外部結構形狀和開花彈基本一樣。其不同之處在於彈頭的錐體內沒有裝藥,而是沙土。”

“穿甲彈的內腔比開花彈要小一些,最開始裡面也裝有少量的黑火藥,設計者希望這些黑火藥能夠在擊穿敵艦裝甲後進入到船體內部再爆炸,可這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據我所瞭解的皇家海軍的艦用火炮實驗,無論炮彈內腔裡裝上多少黑火藥,發射出炮口的它都會在撞擊到裝甲的一剎那爆炸或碎裂,不會起到任何的穿甲效果,原因是炮彈出膛時鬆散的黑火藥顆粒因為慣性被緊緊壓在彈頭空腔尾部,壓縮成極為緊實堅硬的狀態,撞擊後鋼板減速的慣性就會使之撞擊前部點燃爆炸。而對鐵殼船的無裝甲部位以及木船則完全無效,根本不會爆炸。所以後來皇家海軍的穿甲彈內腔內不再填充黑火藥,而是以沙土來配重(如果彈頭做成全部實心的實在太重了),據我的觀察,克虜伯的穿甲彈顯然也採用了同樣的設計。”

“再來來說一說火炮的用料吧,製作火炮所需的材料必須具備以下幾個特點:質地堅硬,延展性好,重量輕,耐腐蝕。當時製造火炮的材料僅有四種即生鐵、銅(包括青銅)、熟鐵和鋼。生鐵因其延展性差,不易車削加工,鑄造表面過於粗糙,而且太重後來就漸漸不用了。熟鐵的質地卻太軟,衝錘自緊後效能倒是遠勝生鐵鑄炮,不過用來造線膛炮還差點,熟鐵畢竟太軟膛線磨損太快。一方面鑄造熟鐵可是本世紀後半期的產品,也就是西方鋼炮換裝之前的主要鑄炮材料。二來液態熟鐵的冶煉溫度太高,沒有相應的裝置,很難冶煉。再說鋼,不是有了鋼就能造高質量的火炮了,要知道克虜伯公司用當時的坩堝鋼最開始生產出來的鋼炮也經不住黑火藥的爆炸而炸膛了,這種鋼硬度是可以,但還是太脆。就是以後隨著鍊鋼技術發展和鋼材質量的提高後其生產的用黑火藥發射的鋼炮也是用鋼箍和鋼套來保證火炮的膛壓。因此,有了鋼和造出能使用的鋼炮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在優質鋼還沒有發明之前,火炮多用銅製造。當時這種銅被稱為炮銅(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海軍銅),其配料為九分紫銅一分錫,但用過一段時間後發現其延展性也不是很理想,太軟,容易變形開裂。於是後來便發明了鋼銅,顧名思義就是像鋼一樣的銅(也就是鑄炮用的硬青銅),所含成分為紫銅92%錫8%。這種鋼銅可鑄可鍛可切削加工,效能優異,使火炮的效能有所提高,曾一度替代了熟鐵鑄炮。另外鑄造時也不再用泥模,而是改用鐵模鑄造,因為泥模冷卻的慢裡面的錫就會浮在銅水錶面,這樣生產出來的銅質量自然不會很好。而鐵模就不會產生這種情況。為使炮管能夠抵抗更大的壓力,克虜伯廠發明了一種加大內膛鋼銅密度的方法,很簡單就是用一根一邊粗一邊細的鋼柱衝錘,從鑄好的銅管的一端敲進去,用擠壓的力使靠近內膛的銅變得緊密堅實。”

“隨著技術的發展,現在的克虜伯公司已經發明大塊罐鋼法(也就是坩堝鍊鋼法)之後,就不再用鋼銅製造火炮了,只有少量的小口徑火炮還用這種材料,因為這種鋼銅炮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火炮如果損毀的話還可以回爐,銅的品質是不會變的。”

“克虜伯鋼炮所用的罐鋼法,這種工藝直接推動了近代火炮的發展。罐鋼法就是鍊鋼時用的是一個個小鋼罐,每一個罐子所容鋼水量一般為30公斤,也有20公斤和40公斤的。將鋼錠和熟鐵塊放入鋼罐,加熱使之熔化。多個鋼罐同時向模具中澆鑄成圓柱形的鋼炮坯。冷卻後將鋼柱胚兩端表面都刨掉一層截去兩頭的浮渣,因為表面那層質地比較疏鬆。最後反覆錘打成型。經過錘打工序後後再加工外表面,找正後用超長鑽將圓柱型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