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部分(3 / 4)

小說:異說三國 作者:朝令夕改

乃介面道:“只有天下一統,百姓方可免去這戰亂殺伐之苦。而要統一天下,必然要征戰殺伐,以小殺而成大仁也。”李蘭也明白“以戰止戰”的道理,但看著兩旁剛被戰火燃燒過的房屋,以及剩下不多的如同乞丐一般的居民,心中總還是有些酸楚,乃轉謂霍弋道:“吾聞二曹得佔宛城之後,縱兵擾民,百姓不堪其苦,多遁入深山。將軍來此多日,可有出榜召回流民?若有百姓回城安居,可賞賜糧食工具,替其修繕房屋,使之安居樂業。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曹魏既失民心,我等卻不可再重蹈覆轍。”

霍弋一一領命,猶豫片刻才突然道:“末將已經派人前往周圍山中招撫流民。”李蘭點了點頭,道:“將軍能有此意,足見心懷朝廷。”又問道:“城中糧食農具可夠用否?若有所差,可使人前往荊州運些來。”

“末將遵命。”霍弋再看了看李蘭,似乎有話要講,卻又始終不肯開口。李蘭見其欲言又止,便含笑道:“將軍與吾同殿為臣,有話但可直言,不必吞吞吐吐。”霍弋心中確實有事,但又確實不知道該不該對李蘭說,此刻被李蘭看破,再猶豫片刻,才略微嘆息地道:“曹休強攻宛城之時,曾有人進言末將,此曹休虛張聲勢之計,勸末將軍連夜出城劫營,定能大破魏軍,生擒曹休。末將卻深恐中計,不敢擅自出戰,以致曹休走脫。而招撫流民之事,也是此人建議。”

“哦?”李蘭不禁大為詫異,想不到霍弋軍中還有這等謀略之士,正要開口詢問其姓名。霍弋卻先緩緩從口中說出三個字,竟險些將李蘭驚落馬下。

第二百六十九章

曹真、曹休二將攻破宛城之後,卻不見司馬懿父子下落,於是在宛城內外大加搜捕,又派軍馬封鎖南下的所有道路,惟恐其投奔荊州郭淮。這些都是空費心思,司馬懿知道南下危險,乃折而向西,前往上庸,想要透過霍弋引見,投入蜀漢朝廷。霍弋早聞其名,本待要將其推薦入朝,卻又恐司馬懿投效李蘭,則李蘭勢力更增,對蜀漢大為不利,遂不肯上報,只將司馬懿,司馬師父子二人好生安頓在上庸。

司馬懿何等奸猾之人,霍弋的這些小算盤又怎麼能逃出他的算計?住入上庸之後,司馬懿整日深居簡出,每與霍弋見面之時,交談都是隱約表露出對李蘭欺主之事不滿。以司馬懿之演技口才,自然很快就讓霍弋漸漸放鬆了警惕之心,引為知己。自從郭淮攻打樊城,霍弋就一直都關注荊州戰事,又知道司馬懿謀略遠在自己之上,時常請過府中商議。後來乘虛奪下宛城正是司馬懿所獻之計,只是霍弋在奪城之後,一心想要保住勝利果實,不聽司馬懿所言,不肯出城攻打魏軍,才使得曹休走脫。

司馬懿為霍弋獻計,也不願意久居人下,再請霍弋代為引見。霍弋已經見識過他的謀略,覺得司馬懿若真的能效忠劉禪,或者還能牽制李蘭。可是兩人如果聯手,其後果又不堪設想,猶豫再三,霍弋還是決定賭上一把,司馬懿要是不肯效果劉氏,也未必肯真心輔助李蘭。兩人日後能有爭鬥,受益的只非劉禪莫屬,於是霍弋還是將司馬懿的姓名說了出來。

聽說司馬懿就是為霍弋出謀劃策之人,李蘭真是又喜又憂,喜的是終於將司馬懿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憂的卻是自己究竟能否將司馬懿掌握在手中?以對司馬懿的瞭解,李蘭覺得最妥當的方法,就是將司馬懿殺掉,永遠消除這個隱患。可司馬懿久鎮宛城,甚得民心,且兵敗來投,李蘭若貿然殺之,必然有失天下人望。李蘭雖然不在乎這些虛假名聲,但此時已經和曹魏開戰,卻不能不考慮取勝之道。再者司馬懿雖然老奸巨滑,只要不付與兵權,還怕他能翻天不成?留下為自己伐魏出謀劃策,倒也不失為一位上等幕僚。

李蘭權衡再三,總覺得殺司馬懿得不償失,遂笑道:“吾欲見仲達久也,將軍可速引吾前往。”又轉身對郭統道:“速派人前往汝父營中,請司馬二公子來與父相會。”原來當初雖然名義上是請司馬昭入朝伴駕,但李蘭也不是傻子,明知司馬懿父子三人都不是什麼省油的燈,怎麼還敢將他們引入蜀漢朝堂,和那一幫子反對自己的人混在一起?不是自找麻煩麼,於是將司馬昭羈留在郭淮軍中,隨軍征戰,時刻掌握在手心。現在既然得知司馬懿就在城中,李蘭也樂得做個人情,讓他們父子團聚片刻。

再見到司馬懿,給李蘭的感覺就是老了,當年在許都同殿為臣的時候,司馬懿還是那樣的神采奕奕,時刻期望著在曹魏大展拳腳。可曹操畢竟是雄才之主,明知司馬懿懷有大志,且有“狼顧”之相,怎麼敢交付其兵權?還是當初孫、劉兩家三處並進,曹操一時失誤,竟讓司馬懿與徐庶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