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2 / 4)

小說:異說三國 作者:朝令夕改

著她的笑容,道:“究竟哪一個才是真的你?”

呂容仍舊笑答道:“我一直都是我,只不過分人,分事而已。”說著便將粥碗雙手奉上,道:“對夫君當然是溫柔體貼,對旁人自然是該狠便狠,該毒便毒。若跟你一般,只是一味地寬容仁厚,總是要出亂子的。張紹若是不除,你能防著他一世?”

李蘭數年來的安逸生活,也確實不願意有人來打攪,張紹心存不良,也該受到懲罰,只得道:“張紹固然有取死之道,你又何苦滅他滿門,五歲幼童也不肯放過?”呂容這才將碗放下,道:“你定是以為張紹妻子是被所殺。事實並非如此,張紹見我帶人進府,自知不能免,於是先殺妻子,以全名節。”

李蘭並不言語,只是略微點了點頭。呂容知道他並不深信自己,於是道:“當時天翼將軍在場,你若是不信,大可親自去問。”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人死不能復生,李蘭也不會再去找天翼對質,而進一步影響兩個人間的感情。既然呂容說不是她殺的,便不是她殺的吧。李蘭心中也算是稍微有些安慰,於是不再說話,默默將飯吃完,再讓容兒收拾下去。呂容也知道李蘭心中的鬱結不是三言兩語便能解開的,見他如此也不願再多言,靜靜收拾離去。

張紹全家雖然都已經死了,但身後之事總還要操辦,李蘭坐得片刻,便帶著家將出府,徑自往張府而來。李蘭早有吩咐,等他到時,府中上下都掛上白色幡布,僕役家將屍體只是草草安葬,只有張紹一家三口的棺木還擺放在大堂之上。看著這兩大一小的棺材,李蘭也只能是點上一柱青香,略表歉意。回到三國雖然多年,鮮血與殺戮也看得多了,但在李蘭心中實在很少有必欲殺之而後甘心的人。張紹即便有異謀,也不該是如此下場。遙想當年張飛何等雄壯,卻那料得今日竟成絕嗣之家。

李蘭正獨自悼念,卻聽得外面傳傳陣陣吵鬧之聲,於是轉讓家將出去打探,片刻回報,原來是李豐滿身孝服,要入內弔唁。但守門軍士礙於李蘭之命,不讓其入內,兩廂便爭吵起來。李蘭聽到是李豐,心知他與張紹私交甚厚,再回想昨日朝堂之上,以及數年來的種種,不難想到李豐也參與算計自己之事,當即使人放其入內。

不久李豐入內,並不與李蘭相見,徑自伏在張紹棺木之上,縱聲大哭。哭了幾聲,又從懷中拿出一紙祭文,大聲宣讀起來。前面幾句多還是寫張紹身平,後面卻漸漸有了“行事不密,為賊所害”,“忠良死節,奸佞當道”等等之類,射罵李蘭之語。李蘭左右家將聞之,皆有忿忿之色,欲將其擒下。只有李蘭面不改色,揮手阻止眾人,默然聽著李豐將祭文讀完。

李豐讀完之後,將那紙祭文投在火盆之中燒燬,才起身對著李蘭道:“豐弔唁已畢,特來請死。”他此番聽得張紹滅門噩耗,又聞李蘭在張府之中,更知張紹一死,自己勢力更為單薄,而且數年來與張紹關係密切,想著李蘭必然不會饒過自己。與其坐在家中等死,還不如學著張紹一門英烈,死之前痛罵李蘭一番,也能博個好名聲。

李蘭見他所作所為,也知道對方是有心尋死,成就他的忠義之名,遂問道:“汝何罪欲求死?”李豐傲然答道:“吾於天下無罪,罪在欲除賊耳。子非所行之事,吾也參與其間,將軍亦可使人滅我一門。”李蘭淡笑道:“令尊領兵在外,汝便以為本將軍不敢殺你麼?”李豐“嘿嘿”冷笑數聲,道:“將軍英雄了得,連陛下也不放在眼中,家父又有何懼?再者家父在將軍心中,早便是顆眼中釘,肉中刺,此番豈不正藉著機會,一舉剷除?”

李蘭聽得連連點頭,笑道:“汝所言極是。”又沉吟道:“汝與張紹所為,究竟所為何來?”李豐微微一怔,隨即朗聲答道:“剪除權臣,輔佐聖主,中興大漢。”李蘭仍舊點頭,道:“好志氣。”轉手指著張紹棺木,問道:“如此與朽木為伍,黃土做伴,也能‘剪除權臣,輔佐聖主,中興大漢’?”李豐不知如何回答,片刻才道:“事不能成,乃天也。”

李蘭聽得更是大笑,道:“如此說來,豈非天命在我?”看著李丰神色窘迫,便又道:“欲成大事,必先保其身。性命不在,不論何等的雄心壯志,也都只能是化成一坯黃土。”李豐不想李蘭說出這樣的話來,心中驚疑不定,疑惑道:“此言何意?”李蘭淡然道:“人死萬事皆空,死誠易耳。不易者,乃延活於世,完成死者遺願,心中壯志。”說到此處,李蘭輕嘆一聲,道:“當日你在趙雲手下救我一命,今日我也饒你一命。日後如何,汝便好自為之吧。”說著便要轉身出門,行得兩步,卻又記起一事,轉身道:“你我師徒之名,至此而終。”旋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