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作田舍翁?”桃花源也只是偶然中的偶然,若人人都能如此消極避世,哪豈非早就天下太平?
于禁不住的打量著我,我知道他在猶豫,在替我選擇生死,忽然道:“某與先生一起去成都如何?若真是法正假傳王命,先生也正好清君側。”
“川中多豪傑。”我苦笑道:“文則若真與吾一起前往成都,只怕是有去無回,葬身異地他鄉。”
第九十四章(上)
于禁又何嘗不知道去成都的兇險,只是若非親自見到劉備,又如何能證明我的清白?又勸道:“先生若不去成都,某如何能分辨信中內容的真偽?”
我不回答,反問道:“真偽又如何?”我看著于禁,淡淡道:“當今天下,能想文則一般一心只望興復漢室,重顯光武舊業之人,只怕不多了。”我嘆了口氣,又接著道:“將軍適才不是也自己說過,漢室終不可興麼?”
于禁神色黯然,道:“天下三分之二,已經屬魏。漢中王駕下眾人若能齊心協力,也未必不能收復中原。只是…唉!”
“齊心協力?談何容易。”我苦笑道:“文則在荊襄已經多時,也知道荊州數度危亡之間,成都都不曾發一兵一卒。若非曹操南下之時,病亡軍中,現在荊州怕不早已經易主?”
于禁突然又道:“若沒了先生,由孔明一人獨掌大權,情況又會如何?”
我聞言一愣,劉備,法正的性命都不長久,李嚴又是一個政治上的白痴,要是真的將我除去,孔明一人掌權,現在多了荊襄之地,會不會真的能實現他的隆中對?我不由苦笑道:“文則念念不忘的就是想把我除去?”
于禁嘆氣道:“上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