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的謹慎,淮海經略使李子誠跳過中央直接與德國談判,接收膠澳租借地,並非出自袁世凱的授意。同樣,他也瞭解日本,知道日本意欲出兵膠澳,根本就是項莊舞劍。
可朱爾典更瞭解倫敦,倫敦一開始求助日本,只是因為一時“手忙腳亂”,後來之所以又希望日本暫緩參戰,原因正是擔心日本在中國和南太平洋擴張,從而損害到英國的利益,而之後則是在鑑於難以阻止日本參戰,為安撫日本,才被迫同意日本參戰,但仍要求日本宣告“不攻擊德戰區以外的中國地區,不在南中國海及太平洋採取戰鬥行動”。那時,倫敦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靠犧牲中國膠州灣來換取日本不再南進的保證。
但日本卻什麼保證也不給,反而利用英國在膠州灣問題上的妥協,向德國人發出最後通牒,從始至終,倫敦對日本參戰都是懷有戒心的,最後被迫讓步,也是為了避免日本倒向同盟國,瞭解日本人的朱爾典明白,日本人的野心絕不會侷限於膠州灣,他們的野心將會在未來擴充套件到全中國。
而現在,中國地方機構的“冒險舉動”,卻讓朱爾典看到機會,日本人或許用步步進逼的狡詐手段,取得英國對其出兵山東的承諾,現是現在他們“自行宣戰”,卻已經讓這個國家沒有任何利用的價值,在這個時候,作為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必須要儘可能維護英國的在華利益。
他端起茶杯,眨眨眼睛,先表示個無可奈何的架式,淡淡地笑了笑,才說。
“總統的心意,我們理解而且同情。不過,我也坦誠地奉告:日本已經加入了協約國,站在我們一條戰線上。你們還是中立國。我們沒有理由幫助二箇中立國來抵制自己的盟國。”
“這麼說來,貴國就沒有辦法了?”
朱爾典的回答讓袁世凱有點著急,不過他卻已經聽出了朱爾典話中有話,他了解朱爾典,或許是在中國呆了太長時間,使得他習慣了像中國人一樣賣關子。這時候還是要藏拙,這樣才能顯出朱爾典的“精明”,讓他生出一切都在他掌握之中。
“辦法也不是絕對沒有。”
朱爾典賣了一個“關子”。
“什麼辦法?”
心裡湧起一線希望,袁世凱連忙急聲問道。
“如果中國也加入協約國,”
看著袁世凱,朱爾典開口說出了自己的建議,袁世凱曾在英國對德宣戰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