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伴隨著他們的談論。偶爾的一陣沉默之後,窗外夜風的聲音顯得更為刺耳了。
香菸的煙霧在房間內瀰漫著,幾名青年軍官的臉龐上帶著猶豫、思索之色,似乎對於他們來說,此時,他們正在做著一個極為困難的決定,這個決定有多麼的困難啊!
煙霧嫋嫋的房間內,手指夾著快燃燒至底的香菸,梁又南陷入沉思中望著散佈在桌上的那首詩,閉上眼睛卻是在剿匪期間他所接觸到的那些生活困難的民眾。那些死於內務部隊槍口下的土匪是如何落草為匪?
生活所迫?
這或許是最簡單的、相對“官方”的回答,可事實上,眾所周知,其實最簡單的卻還是四個字“官逼民反”,若是沒有貪官汙吏的橫行,沒有汙吏與惡紳的相互勾結。又豈會有那麼多的土匪?
此時,陷入沉思的他的內心卻在那裡掙扎著,是接受,還是拒絕?
接受的話,意味著他將背叛自己的誓言,一但接受那麼他就不再是一個簡單的而且純粹的軍人了!
可是如果拒絕的話……他能夠無視國民的苦難嗎?
扭頭看著沉思數分鐘而未發一言的梁又南,王國樑,這位從北京過來的青年軍官,在過去的一個月中,一直以“婚假”的名義從北至南的遊說著各省的內務部隊參與到那個計劃之中,不僅只有他,在他在遊說著梁又南的同時,同樣有他的同志們在遊說著其它省的內務部隊中的那些同樣懷揣著“憂國憂民”之心的青年軍官。
“梁中隊長,即便是沒有你們,我們也會單獨行動的!”
王國樑的話,並沒有引起梁又南的回應,他和王國樑出自同一期軍官教育團,沒有給予回應的他,只是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