憚”。“其何以飭官方而肅法紀耶”!
楊灝被立即處死,提出改判動議之湖南巡撫蔣炳被罷官抄家,發往軍臺效力贖罪。附和此議之尚書、侍郎、給事中,御史趙弘恩、鄂彌達、蔣溥、李元亮、王際華、李清芳、王和、勒爾森、舒明、董邦達、金德瑛、劉綸等68人,分別處以革職留任、降級留任、銷級、銷紀錄、降級、註冊等處分。
第二天,皇帝仍然氣不能平,又下達長諭,痛斥官官相護之風。乾隆說:
夫明刑弼教,乃國家刑政之大綱……近日內外問刑衙門習氣,不求其情罪之允當,惟事婦寺之仁……至儼然服官從政,自當知凜遵憲典,而猶悍然作奸犯科,此而可寬,則誰不蔑法營私,小民將必深受其害……豈有方岳大員,婪贓累累,而尚藉口完贓,俾得偷生視息,有是理乎!……九卿科道,每於秋審棚內嘵嘵致辯,不過求寬一命,或為自己積福地,而於此等要案,則無一人見及,雷同附和,公為矯誣,此而不加懲儆,紀綱安在!……
在諭旨的最後,皇帝堅定地表示:
為官相護之痼習,朕必力革而後已!
三是不避皇親國戚。
慧賢皇貴妃是大學士高斌的女兒,雍正年間即成為寶親王的側福晉。乾隆登基後冊立為貴妃,乾隆十年(1745年)去世後追晉為皇貴妃。她生前受寵程度僅在孝賢皇后之下,是四位得以入葬地宮的后妃之一。
慧賢皇貴妃的親弟弟高恆沾了姐姐的光,仕途頗為順利,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出任兩淮鹽政這個肥缺。然而此人就任不久,就“收受商人所繳銀兩至十三萬之多”。案發之後,皇帝毫不寬貸,以其“辜負聖恩,罪無可逭”,將這位小舅子立即處死。
不過畢竟是自己的至親,殺掉高恆之後,皇帝對高恆的後人相當照顧。十年之後,高恆之子高樸得以出任葉爾羌辦事大臣。不料此人頗紹祖風,到任不久就私役回民開採玉石,轉往內地私賣,把錢裝入自己的腰包。事發之後,皇帝一面痛惜不已,一面又以高樸“貪婪無忌,罔顧法紀,較其父高恆尤甚,不能念為慧賢皇貴妃侄而稍矜宥也”,降旨將高樸即於當地正法。
後世評論乾隆,幾乎一致肯定其前期執法之嚴。晚清薛福成說過:“高宗遣諸貪吏,身大辟,家籍沒,僇及子孫。凡所連染,窮治不稍貸,可謂嚴矣!”總結乾隆年間,封疆大吏以侵貪立案查處者多達三十幾起,其中明正典刑或賜令自盡的有二十餘名,平均一兩年即有一名省級軍政大員因侵貪或徇庇侵貪而正法,這是前代所罕見的,也是有清一代所僅見的。
因為乾隆前期抓緊了吏治或者說反腐敗這個關鍵,所以才能迅速把清王朝推向了盛世之巔。這一點是朝野公論。章學誠認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即和砷當政之前,乾隆朝都可以稱為清明盛世。趙翼後來也說乾隆中前期,秉中樞者俱潔身自好。
第六章 文字獄——盛世須用重典
君權像惡性腫瘤一樣,是世界上最具擴張性的事物之一,它不允許任何獨立的事物存在。專制權力的獨佔性本質驅使它永遠努力衝破一切限制,掙脫所有束縛,深入社會每一個角落,毒化每一個細胞,直至最後整個社會在它的緊緊擁抱中窒息而死。士人的人格追求,在專制達到極峰的清代就成了君權的障礙。
一 打擊“越級上訪”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四月初七,皇帝的大駕行走到了江蘇與山東交界的澗頭集。剛剛結束了第二次南巡北返,坐在開啟轎簾的大轎裡,乾隆心情不錯。初春季節往往是他詩興大發的時候,遙望綠色籠罩的原野,他在心中醞釀著詩稿。
大駕突然停了下來,前面傳來了喧譁聲。
新修好的御路旁邊的散水溝裡,跪著兩個鳩形鵠面的人,一望而知是兩個災民。他們高舉著兩張紙,顯然是告御狀的。
皇帝命人把他們帶到轎前。
兩個人哆哆嗦嗦地跪在皇帝面前,一嘴濃重的豫西話因為緊張更加難以聽懂。費了老大勁,皇帝才聽明白,原來他們是河南西部夏邑縣人,分別叫張欽和艾鶴年。他們說,河南西部遭遇了嚴重水災,百姓流離失所。夏邑縣令孫默和河南巡撫圖勒炳阿等官員串通起來,隱瞞災情。老百姓實在活不下去了,所以他們才壯著膽來告御狀。
乾隆的眉頭鎖了起來。怎麼又是夏邑?
關於河南夏邑縣的水災,在這兩個災民告御狀之前,皇帝就已經知道一二了。他這次南巡到山東時,前江蘇布政使、退休官員彭家屏在山東迎駕,就已經向